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乌水落 > 第11章 鉴心

第11章 鉴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何宪自记事起便知道他拥有叔父最盛的宠爱。

爱如珍宝,不过如此。

他也知道,叔父对他有着最深的猜忌。

他的父亲——叔父唯一的弟弟,因弑兄之心反被兄长所杀。

敬于养育之恩,畏于猜忌之心。

一面渴望叔父的爱,一面畏惧叔父的爱。

一面希望有一日被叔父抛弃,如此便可了了这多年来的折磨。

一面害怕被抛弃的那日到来,如此他便真真是这世间孤魂了。

一年前,叔父欲除展铮,他自请入局,做一个“死人”。

计划实施的很成功。

如此,叔父便不会担心展氏的回京会让陛下记起对展氏的愧疚而对自己不利了。

从此,世间再无陈何宪。

如此,他便能得到不掺一丝猜忌的爱了吧。

可惜叔父却没有带他回燕州。

便这样弃了他么……

因那人抱了必死之心,所以在他昏迷的时候,展柔已让人将他的双手反绑至背后,又在他口中塞了布。

果然,陈何宪醒来后便如着了魔般,不停反抗着要挣脱束缚,才站起了一半便又瘫倒在地,口中含混不清地咿咿呀呀,本就不明的灯烛之火将他此刻面目映得恰似九幽间的魍魉一般。

展柔只那样定定看着他,这样一般居高临下的视角,她却不觉得那人渺小,反而觉得他所执著的那般念想让他拥有从未如此刻一般强大的力量。

一生摇摇晃晃走在钢丝绳上,一面是青云之端,一面是深渊万丈。

盛大炫目的爱与残忍冷酷的疑。

直至此时,仍逃不出那张缚了他一生的网。

从始至终,陈何宪在陈普眼中只是一个棋子而已。

他予他最重之爱,予他最深之疑,最终又将他丢弃。

可陈何宪心甘情愿做棋子,做弃子。

哪怕舍了性命,也要证自己的心。

“混蛋!死到临头,还不消停。”

一旁的况甫宁看着陈何宪那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操刀便要上前。

展柔抬手将况甫宁拦下:“既然已是行至末路,况统领何必再与他置气。”

况甫宁只好将刀收回,却在方才展柔那听不出任何情绪的语气里转头不解地看她。一年前,他跟着桓白将展铮押入监牢。他清楚陈何宪于展铮的死意味着什么,也清楚今日抓捕陈何宪对展柔而言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不解,如何此刻的她平静得异乎寻常。

***

当陈何宪入了陈府别院时,桓白于陈府外递上了自己的名帖。

陈广对这位稀客的不请自来存了几分疑虑,却仍笑盈盈迎出门去。

“不知大人前来,下官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桓白一心挂念着展柔,只想早早了结眼前这桩事,便只快步向正堂行去,丝毫不理会躬身向自己行礼的陈广。

陈广觉得一阵风过,略抬了头去,却只见得一个背影。

他这个太仆寺卿虽比不上御史中丞显贵,可他好歹担着燕国公堂弟的身份,在京都是个官都得敬他三分。如今及在桓白面前吃了瘪,陈广立时憋了一肚子气,却碍着眼下的风头只得忍着,快步跟了上去。

桓白走到正堂,四下望了一回,转头道:“陈大人,贵侄现下何处?”

陈广想到桓白或是为了粮储库一案而来,却不想他竟是明知故问,只好赔笑道:“大人可是贵人多忘事,舍侄不是正押在御史台由各位大人问话么。”

桓白眼底浮过一丝冷意。

“果然陈大人心里最看重的还是这一位侄儿。”

陈广脸上的笑意似有那么一瞬的凝滞,转而却又故作自然道:“大人说笑了,下官只这一个侄儿,自然看重。他若真做了错事,国有国法,下官自是不敢妄言,而且我这个叔父更有管教不严之过,下官……”

桓白只摆了摆手,将他打断:“既然陈大人对陈平修极为爱重,那咱们便先说他的事儿。”说着他便从袖中将一叠密密麻麻写着字的纸卷扔到一旁的桌案上,“大人可还记得熙和十三年的海崖关之战?”

陈广虽只沉默,可脸上已明显变了颜色。

“大人身为太仆寺卿,掌我大盛马政,凡有战事,皆少不了太仆寺的查点清算,方才那一问只当本官没说。”他指了指桌案上的那一叠纸,“期间之事,大人与我心知肚明,我便不再多言。”

“大人之言,下官属实不明。”

桓白将身子微微向前一倾,向那面前之人冷声道:“那本官再说得清楚些,当年你以太仆寺卿的身份替沈晟瞒了罪,现今你便以那当年人情与沈晟买下陈平修的命。”

“滔天罪名,下官这一身微薄确是担不得,何况只凭几张纸卷,大人便要治下官的罪,也未免太过草率。”

“您以为我御史台便是信口雌黄,胡乱行事么?御史台贵为三司之一,受陛下之命,掌大盛监察之权。大人方才之言将我大盛国法置于何处?又将陛下置于何处?”

陈广被这顶目无国法、目无尊上的帽子扣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撕破脸皮道:“即便如此,大人又能奈我何?陈氏于京都之势虽不比燕州,可立于大盛数十年不败,也非大人三言两语便能拿了错,治了罪。”

“陈大人您既然有此等信心,本官也不便多言。方才所说只是其一,现在我们来说说其二。”

桓白从袖中取出一把匕首放到桌上,向陈广道:“大人可还认得?”

陈广瞥了那匕首一眼:“不认识。”

桓白将匕首拿起,拔出刀刃。

“大人自然不会认得,想来陈公子也不会蠢到用自己的燕尾匕去杀人。只是……”一道银光划过,穿入堂内画屏,桓白将手落下,“兵器可变,落刃的手法却变不了,本官刚巧对陈公子的用刃之法有些了解,所以在看见宋大人身上的伤口时,觉得眼熟得紧。”

陈广此刻神色虽不若平常自然,但比之方才于陈平修那桩事上的神态已是自如许多。陈何宪也算替陈广卖过几回命,也好歹是陈氏正宗,却不想到哪里都是被丢弃的那个。

当真可怜。

却是死不足惜。

待将陈广交给赶来的宣武卫后,桓白即向陈府别院赶去,及至门前便看见了她,还有她身旁的况甫宁。

展柔自然也看见了他,却见况甫宁一个箭步便冲到了前面,将桓白拉到一旁耳语。她站在原地看着那两人,况甫宁脸上五颜六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桓白看不出任何情绪的面容。两人耳语过后,况甫宁向桓白躬身一拜,消失于夜色。

从陈府来至此处的途中,街上议论纷纷,说的都是陈府别院失了火,火势大得连夜色也烧出了一线红,官兵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将火扑灭。渐渐,步子越来越快,他心急如焚,噪杂长街竟也显得如此之静,直到遥遥处望见她,耳边喧嚣才复起。此时此刻,走向她的每一步他都觉得漫长,及至她近在眼前时,他轻轻握住她的手腕。

“跟我走。”

她跟在他身后穿过人声汹涌,穿过残枝婆娑。

他说跟他走,她便跟着他。

转眼,一座院落出现于视线,她认出那是前日他救下她后带她来的院子。

他关上屋门,并不点灯,只转身将她拥入怀中。

她本该因他的拥抱心潮翻涌,可此时的她却极其平静。

她能感觉到他也很平静。

在陈何宪被押下的那一刻,或是喜,或是怒,或是恨,如此一般的情绪于她而言,无论有多少都是应该,可她却觉察不出一丝一毫。

将陈何宪就地正法又有何用。

阿爹已然不在了。

终于,她再也不能忍住,这一年来积蓄的所有情绪在此刻爆发。

他感觉到她似乎在颤抖,也感觉到肩头渐渐湿润。他想她定不愿让自己看见她此刻的模样,所以只如方才一般抱着她,并未松一分,也并未紧一分,任凭她于怀中无声哭泣。

不知过了多久,许是将泪流尽了,她向后退了一步。

“多谢……”

屋内虽未点灯,可如今已足够借月视人。

他轻抚她鬓边的发:“你我之间永远都不需要说‘谢’字。”他向这屋中环顾一圈,接着道,“这是我自己的一处院子,院子前面是酒坊,平日我不在时,酒坊孟大娘偶尔会来照看,如今你且先安心住着。”

“嗯。”

片刻沉默后,他方才又道:“我后悔了。”

她抬眼看他,只见他神情间满是自责。

“我不该应你的,哪怕于此事,我也不该让你孤身犯险。”

她只垂眸,不知如何应他。

“我只想你知道,桓白珍重姑娘,甚于己身。”

说罢他走到门口,欲推门时又回身向她道:“时候不早了,姑娘早些休息。”

及至步声渐息时,她才将隔着门扉追随他背影而去的目光收回,转身点了灯。

那日虽在这里待了大半夜,却因记挂着粮储库的案子所以并未仔细将此处看过。此刻看去,屋内陈设虽简单却不失清雅,尤是那几竿青竹摇摇于石镂花窗外,更添几分韵致。花窗下的桌案上放了几本书,最上面的一本半卷而开,想来是他最近所读之书,她拿起去看,却见是《鹤林玉露》的“竹”篇。

她记得初读此书时最爱的便是这一篇。

干霄入云,挺特坚贞。

风乱雨坠,终是不屈。

窗外斑驳竹影渐次笼上一层水色薄雾,那人双眸如渊,似是融进山川日月。

门外步声又起,来人轻叩门扉。

“姑娘。”

一声妇人之语传来,想来应是他说的孟大娘。

展柔将门打开,便见一位面容和善的妇人手中正提着一只食盒,臂间还挂了一只包袱。

“您是孟大娘吧,快请进。”展柔一面说,一面将孟氏请进了屋。

孟氏进屋后先将食盒放到了桌案上,接着又将包袱取下:“方才公子托我给姑娘送些吃食,另外还有这包袱里的衣服。”

“多谢大娘。”

“姑娘若无旁的事情,我便先回去了。日后若有需要,去前院酒坊找我就好。”

“大娘且慢。”展柔将孟氏轻轻一拦,迟疑了一下道,“您……认识他很久了吗?”

“姑娘是说邬公子吗?”

听到“邬公子”三个字时,展柔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向孟氏点了点头。

“算起来也有四年了。”

“那已很久了。”

“是很久了。”孟氏神色间也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却又转眼看向展柔,笑道,“姑娘是不是想从我这儿打听公子的事情?”

展柔一下竟不知该如何应,正犹豫时,却见孟氏又道:“当年我在城东开小酒馆时公子便常来,起初我只将公子看作那些整日吃酒作乐的公子哥一般,可后来有一回,公子带了一壶酒来要我尝,说之前有一回在我这酒馆吃的一碗酒极好,回去便自己试着酿了一回。”

“后来每每他在别处吃了好酒,都要给我带来些,也常把自己酿的酒带来,又总帮我招呼生意。时间长了,我就发现公子和那些公子哥们不一样,完完全全不一样。而且……”孟氏顿了顿,接着道,“说句私心的话,公子同我家外甥年龄差不多,所以我打心眼里把他当作我家外甥。”

展柔一边听,一边请了孟氏坐到桌边,又给她倒了一杯水。

“那他酿的酒可好?”

孟氏将水杯放下,笑着摇摇头:“形有八分像,味道却只有三分。”

展柔忽想起,去岁他随她往武陵摘桃花时曾提过他不擅酿酒,故而只等她一杯桃花酿来解馋。

“所以每回见他提了自己的酒来,我都头疼。”孟氏揉了揉鬓边,似又回忆起那般痛苦滋味一般,“直到有一回,我实在架不住公子的盘问,说了实话,才算逃过一劫。”

“再后来,官府征了城东好大一片地,说是要替天子修别苑,我的酒馆也在其中。那时我本想就此关了酒馆,回乡下老家算了,就在我准备出京的头一天,公子说替我寻了个好去处,便有了现在这座酒坊。”

“后来才知道,公子是将自己院子的一半辟成了酒坊,这我哪担得起!可公子心善,只说让我在京都安稳待着,偶尔帮他照看下此处的院子便算是报答。当年我若真回了乡下,除了一个妹妹,家中再无亲人,这辈子恐怕也就交代了。我在京都待了这许多年,公子这样的人真是少见。”

听着孟氏这一番话,展柔将有关他的所有记忆牵起,重重叠叠间,那人于她心海中的身影更明了几分。

“那他常来此处么?”

“公子若来此处,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一年算下来大概有三四个月是在这儿。”

展柔觉得有些奇怪,官员有别院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更别说桓氏自大盛开国以来就于朝中居重臣之位,如此便更是平常。可孟氏显然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方才他也说这是他自己的院子,那这个地方便与桓府没有瓜葛,桓府的人想来也并不清楚这个所在。疑雾浮上心头,一时却也想不清楚。

正思虑时,便见孟氏起身道:“我知道公子与姑娘都不是寻常人物,不过请姑娘放心,我一个乡村妇人,除了酿酒,其他事情也不懂,姑娘便在这儿安心住下,有什么事吩咐我便好。”说罢又指了那食盒道,“姑娘快些吃饭吧,我就不打扰了。”

***

翎朝阁上,萧启慎遥遥望向青灰道上一点绯色。

绯色衣袍之下,也不过一介女儿身。

方才于揽月轩,他以粮储库协理有功问她有何所求,只见她拜跪阶下,俯首道:“启禀陛下,今夏雨水连绵,京郊数村受灾严重,陛下爱重百姓,拨款赈灾,不想圣恩却被辜负。微臣既为此案协理,如今虽已结案,可与此案相关之事,微臣也当尽力为之。所以,恳请陛下允臣担下京郊重建一责,也算善始善终,不负村民所托。”

“只是这样?”

“微末之功,不可贪求。”

“你就不想为你父亲平反么?”

阶下女子沉默片刻,而后起身,语声平静:“北境未定,陈氏仍为股肱,只要京都风平浪静,陈氏便无浪可起。家父一生忠良,只愿大盛昌平,定不愿因此事生风浪,危百姓。但微臣相信,家父也定愿有朝一日,能够洗刷冤屈,留清白于世。”

萧启慎看着那绯红。

忽又想起她的名字。

展柔。

熙和帝微微一怔。

柔。

这名字还是自己为她取的。

那年暮冬,展圣清请自己为他才出世不久的孙女取名。

那时他对展圣清说:“铮,已然足够刚硬坚强,你这孙女,便叫作‘柔’可好?”

转眼已是熙和十九年,当年之事却仿若只在昨日。

那个襁褓中的女婴,现在已然能独当一面了。

展卿,若你泉下有知,可欢颜否?

渐渐,那一点绯红消失于视线中。

忽觉掌间针刺般的烫。

执棋者反被棋所迫。

不过无妨,只要棋仍在手中,便不足为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