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搞基建,我是认真的 > 第41章 搬新家

第41章 搬新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县丞是在公孙捷手下被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公孙捷心腹之一,帮助公孙捷干了不少事。当初给这些商户上假账的就是县丞,他心里对自己做下的破事儿一清二楚。

当时公孙捷被带走,他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自己也被拿来开刀,是整宿整宿睡不好。可一直到现在,大人也没说治他的罪,他心里也不敢松懈,就怕什么时候大人想起了翻旧账。

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任劳任怨地完成上头布置的任务,再不敢生出多余的小心思。

今日在茶楼这一遭,除了燕子沐和林晚修二人,其余人皆是受了不小的惊吓,身体弱的当天回去就发热了,晚上睡觉还说胡话,闹得家里人不住担心。

大夫来看,说是心病,得需心药医。家人们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家老爷受了多大惊吓。

总之经了这么一遭,安阳镇上那些不安分的商户都老实了,根本不想着在新来的大人眼前出头的事儿。

“大人,如此结局,心里可满意?”回到县衙,林晚修给燕子沐冲了一杯茶,脸上带着笑意地问。

如何惩治这些商户,是燕子沐自己的主意,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这种对家国不忠的奸商,合该抄没家产,下大牢才是。

可这么些日子和林晚修相处,他心中约莫明白一些为人上者应有的气度。往常自己做事全凭心情,端的是快意恩仇、潇洒自在,可林先生说,他是皇子,不是侠客。

既承了皇家的恩,便要报之以百姓,这才是为人者该做的。

“林某如今算是个谋士,说话做事皆以大人为准,这是谋士该做的;大人是皇家贵人,想必也要做些自己该做的。”

“皇贵二字,与我不相关。”燕子沐自小就没受过皇家身份带来的厚待,怎么可能为这样的皇室鞠躬尽瘁?只道:“我可从未承过皇家的恩。”

“大人,这天下没有一言两语便可说清的仇怨,煜朝以燕为皇家姓氏,姓燕的便与我等杂姓之人不同,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道理。”林晚修说话还是不疾不徐,“既承燕姓,当报以百姓,这不也是大人一直在做的么?”

燕子沐行事乖张,心中自有一股剑气,可刀剑伤人伤己,林晚修要为这剑束上鞘。

因而,当林晚修问燕子沐如何处理商户之时,燕子沐不再那么极端,而是采用迂回的法子,敲山震虎即可,让这些人紧紧皮,莫在搞事。

也因此,今日在听商人们的狡辩之语时,燕子沐心中没有气愤,只觉好笑。脱去那层有钱人的皮,这些商户也不过是自己治下的普通百姓罢了。

“哼,只是收些铺子,倒是便宜了他们。”心中如何想不提,燕子沐嘴上倒是不留情,“这次是林先生为他们求情,若有下次,我定要扒了他们的皮。”

林晚修笑着不接话,他是知道燕子沐心中想法的,此时见他眼中明亮,不忍开口戳穿这人的嘴硬。

“这西大街明日便要迎百姓入住了,空着的铺子也该开始卖了。”燕子沐提到空着的铺子,问林晚修:“林先生觉得这些铺子该如何卖?”

“大人,按着咱们的计划,七日后余下的空铺子便可进行拍卖。”林晚修从桌上拿出一张纸,“上面的商户皆是可以邀请的,请大人过目”

“尚可。”燕子沐细细浏览了商户,颔首表示肯定。

“那林某便派人通知下去了。”

西大街除了这些偷奸耍滑的商户,还有好些老实本分,不会来事,被公孙捷死死打压的商户,这么久了一直在苟延残喘地守着半死不活的铺子。

这次雪灾,实诚商户们可谓是出了大力,不仅有捐钱的,捐布的、捐粮食的,还有亲自下场去铲雪救灾的,真是一改百姓们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印象。

到如今,也是到了奖赏这些商户的时候了。

第二日,安阳镇上锣鼓喧天,奔走相告,都在谈论西大街的事。按照这时候的习俗,是要请人敲锣打鼓热闹一番的。

这么多的人要搬家,那是不好请人的,于是官府一拍桌子,承下了这份热闹活,请了人给敲锣打鼓,不许百姓私自请人。

能不花钱,白得来的热闹,百姓们可没有说嘴的。特别是听了那些提前去西大街看过的人说起西大街如今的样子,心里更是着急忙慌,巴不得马上搬进去,哪有时间请人热闹哟。

西大街牌坊处,几个衙役支了两张桌子,按照当初登记的户数,给百姓发钥匙。

“官老爷,小的姓赵,名赵二,原西大街铜锣巷子的人家,家中有十二口人。”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男子弯腰站在衙役跟前,神情动作有些拘束,可也掩盖不了他的高兴。

在临时住所住了这么久,他可太想早日搬进新家了!这不,今日天没亮就来西大街排队领户牌,本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可前头竟然已经有好几人排队了。

赵二心中庆幸,还好没听娘的在家吃饭再过来,到时候不知要等到哪里去。

衙役翻开记录册,找到赵家人的记录,如实核对后便示意旁边的同事给发钥匙,嘴上说:“铜锣巷子,家主赵二,家中十二口人,按例可分得三间房屋,给铜锣巷子二十一、三十二、五十三间房。”

衙役便数出这几间房屋的钥匙递给赵二,好心提醒道:“拿着去按房屋上的牌号找房子,若是不认字便问问巡视的衙役,可别找错了。”

赵二捧着几把钥匙,如获至宝,不住点头道:“好嘞,多谢官老爷了!”

欢天喜地地离开了,得赶紧让老娘他们把东西搬进新房子去!

赵二也不过是安阳镇西大街一个普通的人家,家中没有做生意,全靠给人做工赚些口粮,没有自己的土地,存不下什么钱。说来全靠祖上荫蔽,给留了镇上的一间房屋,不然一家人都没处可去。

可一间房屋哪够十二人住?

赵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姑娘,可怜赵二哥哥小时候吃不饱饭,早早就离开人世,家中还有一双爹娘和三个弟妹。

赵二和弟弟娶了媳妇,生了娃娃,家中人就更多了,足足十二口人住在只有三间房的小院里,小孩子们只能在院子两侧搭个茅草屋住。

随着爹娘逐渐老去,赵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当了家,家中有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日子倒是比往常好过一些,可也过得艰苦。

这次拆迁,有人家心里不乐意,可赵家是乐意的,特别是听说能按人口分房子,心中都盼着早些搬出去盖新房子。

回到临时住所,家里人已经将行礼都收拾好了,都坐在家中期盼赵二的归来。

“也不知道这次能分几套房子。”赵老娘心中惴惴,是期待又惶恐。

赵二媳妇是个麻利的,闻言笑着说:“娘,我听人说,新建的房子又大又好,分上一套那是咱们该得的,多分一套那就是上头老爷开眼可怜我们,可莫要想多伤身了。”

赵老爹点点头,这儿媳妇向来是个拎得清的,自打娶进赵家,赵家的日子过得都顺当不少,当下便说:“老二媳妇说的不错,老婆子,可莫要因着这个搞得自个儿心里不舒坦。”

这倒也是,便是只有一套,也不过是回到以前那种日子,过着过着也就慢慢好起来了。

“爹娘,东西可收好了?”急匆匆赶回来的赵二一回来就看到自家人挤在一起等着呢,行礼就搁在旁边,收拾得利索整齐。

“好了好了,儿啊,咱们可还是住在以前的屋子?”赵老娘一下子站起来,忐忑不安地问。

赵二压抑不住的兴奋,低声道:“娘,咱们分了三套房!”

啥?分了三套房!

赵老娘听了觉着晕乎,赵老爹也怀疑自己儿子说胡话。咋啥也没干,就白白得了三套房子呢?

赵二弟弟赵三倒是不怀疑,只兴奋地说:“二哥,咱们今日就能搬进去吗?”

赵二点点头,提醒家人们将东西都拎上,说是一会儿到了新家再说。

这大通铺里边可是人多眼杂呢。

赵二媳妇有些不舍自己来这后交的朋友,要去同好友道别,待看到李家嫂子,赵二媳妇拉着她的手,不舍地说:“这下真要走了,还有些舍不得。”

“嗨,都在西大街上,哪天你我得空,约着去逛逛去!”说完李家嫂子小心翼翼瞥了眼左右,见四下无人便说:“你家分到哪个巷子了?”

“铜锣巷子,嫂子你呢?”

李家嫂子便道:“还不知,当家的还没回来,若是咱俩能分到一处巷子是最好!”

“可不是嘛!”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听到二人的话,竟真将二人分到一个巷子,两家人和和美美做了一辈子邻居。

告别李家嫂子,赵家人便大包小包地出发了。

过了牌坊,按着衙役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铜锣巷子。三间房子隔得不近,赵二决定先去最近的房子把东西放下,再决定把谁分到哪户房子去。

打开房屋们,赵家人可谓是真真正正吓了一跳。本想着,官府这么大的动作,修建时间又短,房屋肯定没有多大,可一开门就正对着三间大屋子,左边竟还有一间单独的灶屋。

房子都是用水泥做的,高大敞亮,每间房子都有一丈高,窗户开的也大,整个房子透亮,不像以前的低矮房屋整日都照不进太阳。

三间大屋子中两侧房间是住的地方,一间堂屋在正中央,左边的灶屋也大,和正屋用走廊连着,便是下雨也不怕端饭菜的时候把菜淋湿。

“爹,才不会淋湿呢!”赵二女儿一双大眼睛神采奕奕,“我刚刚看过了,灶屋里有一张桌子,应当是吃饭的地方!”

“在灶屋里吃饭?”赵老娘思想老旧,“这不合适!”

“哪有什么不合适,这房子敞亮的很,便是灶屋也通风透亮,根本不会被熏到。”赵二媳妇笑盈盈的,参观了这房子后,心中那点离别郁气散个干净。

众人点头,这倒也是。

以前的灶屋矮小的很,做饭都站不开,别提吃饭了。可现在的几间房子都修得大,别说坐着吃饭,便是一家人躺着睡觉都够了!

这自然是夸张了,可跟赵家以前的房子比起来,这房子不知好了多少,此刻赵家人心里什么也不想,只不住地感慨。

这房子真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好啊!拆迁应当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了,现在好像不兴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