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芝子”花开 > 第15章 芝子:露天电影的故事

第15章 芝子:露天电影的故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4

现在,城里的人们时不时的要走进影院看电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形式。前一段,有个电影挺火,女儿买回了电影票,非要我去看不可,我就去了。进场后,女儿也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她说,单位没事就跑来陪你看场电影!座无虚席,屏幕上显出几个大字:你好,李焕英。看着看着就入戏了,我好想成了李焕英!

看电影时,坐在柔软的沙发椅上,品着绿茶,喝着可乐,吃着爆米花,或者膨化零食,如薯片、薯条、锅巴、坚果蜜饯等,直击味蕾的食品。冻不着,热不着,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更高级点的,还有系列音响系统、高清晰度放映及宽大明亮的银幕,可自由调节式座位舒适度,并配有中央空调等设备。禁不住想起了在老家看电影的日子,那才叫“青葱岁月”,回味悠长!放映条件虽差,露天电影,风啊雨啊霜啊雪啊,都难以抵挡,但也有可值得慢慢回味的甘甜。

那时经常放的电影比如《奇袭》、《南征北战》、《金光大道》、《草原儿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地雷战》等等。有些电影放过好几次了,但人们的观影心情仍很迫切。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很单调,很贫乏。

诸如非常熟悉的电影歌曲,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苦菜花》插曲:苦菜花儿开,香又香,朵朵鲜花迎太阳,受苦人拿枪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苦菜花呀,花儿开呀,香又香,朵朵鲜花迎太阳,受苦人拿起枪,闹呀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歌声经久不衰,到现在还都能传唱几句。纪录电影《学大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插曲,也很美,比如:敢叫日月换新天,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那个就在那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层层那个梯田平展展,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里也笑声甜,一朵红花开,百里光闪闪……

那个时候,农村放电影,可是个兴师动众的事儿。因为不常放,有时几个月才放一场。对于农民兄弟来说,可非同寻常,像过节一样。放电影的一应事体由公社文化站负责,后改为乡文化站或镇文化站,具体有个电影组,放电影的一切事宜都由他们来管。一段时间,文化站名存实亡,经营形势不太好,入不敷出。加之,有了电视,人们看电影的欲望慢慢地减弱了,有的地方好几年也不放电影了。

这两年,城里的影院变得火热,看电影的男男女女,叫作顾客,或者观影者,一天比一天增多,票房动不动就能过亿元,几十个亿,上百亿!现在老家还放不放电影,也不得而知。

在那个年头,本村放电影,从上午就吵吵,在大喇叭上广播,从支书到百姓,从革委会主任到民兵连长,从大人到小孩无不关心,奔走相告。我当时上学在课堂听老师讲课,心里却惦念着看电影的事儿,虽说顾念着这个家,但看电影是很想的。爸在乡里工作,看电影的机会要多,但也不忘告诉他一声,当碰上放电影时,他同大家一道去看。

到了下午,天还未黑,村上就选在视野宽阔的地方,早早的挂起屏幕。场地上摆满各家占位置的各式各样的小凳子,有高的,有低的,有方的,有圆的,甚至是一块木板、一片塑料纸。到洪城上学的时候,因回来的晚,只能将凳子摆在后头。匆匆忙忙吃过晚饭,甚至连晚饭也不吃,就领着妈妈和姊妹们去看电影了。场地上人声鼎沸、你呼我唤,好不热闹。

当时,村上还没有通上电,放电影还需要小型发电机。“隆隆”的噪音,似乎是放电影的一种显摆,一种宣告,人们也没有表现出反感机器声。但为了人们更好更安静地看电影,就将发电机放的离放映场地远一些地方,用电缆线连接起来。后来通了电,这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天渐渐的黑了,四周的青山房屋树木都被黒窟窿洞所淹没,黑暗已经把整个村子笼罩住了,唯有放电影的地方亮着刺眼的光。放电影场上集聚来了全村的或者外村的男女老幼,人们都盼着电影马上开始。等放电影时,天色已经全黑了。小青年们,和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在场地上追逐打闹,有时还会“制造”人为的“挤”。村上民兵,在民兵连长带领下,在场地四周巡逻,对这人为制造“挤”的人员,还进行反复“打击”,不时拉出来一两个“捣蛋鬼”教训一番。村支书在放电影之前,要发表一番演说。我忽然想起来,□□在《桔跺》里,写看电影的通知,看那说话的语气和颠三倒四地重复样儿,很像我老家的情景:

全体的党员,全体的团员,党员团员党团员!全体的贫下中农!今儿黑介放电影,今儿黑介放电影!电影叫尼迈里访问中国,就是外国人访问中国。尼迈里是个外国人,啊,外国人!外国人访问中国就是到咱们中国来访问,啊,来访问。党员团员党团员,贫下中农们!都要提高革命的自角(觉)性,要按时到场,按时到场!看的时候也不要打闹,也不要起哄,啊,不要起哄!

放电影之前的演说,在乱糟糟的一片喧哗声中结束了,大伙儿没注意听支书讲了些什么,注意力在电影开始的片絮,先放段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录制的《新闻简报》,接着看正片。人们习惯称为战斗片、爱情片、进口片等。男孩子喜欢打打杀杀的战斗片,而我们女孩子则喜欢缠绵悱恻的爱情片。其实,不论啥片,我们都爱看!

露天电影,受天气制约,有时天气变了,雨下大了,风刮大了,就得停止放映。人们就无不遗憾一步一回头很失落地回家。也有在雨天放映的事儿,放映机上支起个罩子,观影的社员们,有个别的打个花雨伞,多数是罩个塑料布。还有的在风雨中就被雨水淋着,光束在风雨中随着剧情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看一场电影下来,就淋成了落汤鸡。记得看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时,天气阴天,放着放着下起了雨,高占武正带领青年人劈山引水,干得正欢时,天气变了,本来决定不放了,但看电影的群众不散,只好接着放映。影片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对年轻人是个促进,好多人淋湿了衣服,也没觉啥!

那天,爸没去看,是那天正赶上值班没有回来,我们几个全都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后,赶紧换洗干衣服,一边换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电影故事。

放电影人员在村上吃派饭。社员们吃啥,他们就吃啥,但多数人家还是改善了伙食。有个故事,说有两个放映员,到老百姓家吃派饭,先去的那个,见女主人在煮面条,在捞面条时,见将落在地上的,都捡上来放进碗里。他在吃饭时,就不吃面条,专吃米饭。后去的那个,看到女主人在蒸米饭,熟后在盛米饭时,见落在地上一块子米饭又觉得可惜就又捡起来放进碗里。他就专吃面条,而不吃米饭。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只当是随便说说。我们家也轮换着管电影放映人员的饭,记得那天是管了两顿,晌午饭和晚上饭,两个人,一男一女。炒菜时,还加了不常吃的猪肉,放映人员说,吃着挺香!我们都“看”着就香!管饭之前,队长还专门上我家叮咛,尽可能的要“改善伙食”,但不论给人家吃什么,都要干净,注重卫生。为了把这“光荣的政治任务”完成好,还专门给爸爸捎信,让他回来一趟。我也就请假在家侍候。为了把饭做好,还把作义大娘叫过来“主厨”。事儿不大,但“动静”不小。还好,“出色完成了任务”,以至于多年之后,再记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心里还“美滋滋”的。

当时放电影是各个村庄轮换放,今天这个村放了,后一天那个村放,所以,好多人还要到那个放电影的村去再看一遍,这其中多数是半大小子,反正又不花钱,就是废自己的鞋和力气。去外村看电影,白天干一天活儿,到了晚上累得趴下了,但一听说看电影,也就来了精神,拿着手电筒,走个三四里地去外村看电影,不觉累!一个人拿着个手电筒,其他人蹭个亮儿。相邻的野?、义和庄都去过,个别的还去过邢家庄、北棋村。山路真黑,在夜幕下崎岖难行,都是成群结队,你呼我叫。我有时也和同伴儿一起去看电影,不论寒冬腊月,还是暑炎六月,心情好极了,一路上打打闹闹,追逐骂俏。有的还谈起了对象,趁着热闹借故疯上一回。当时,有个人,为看《刘三姐》,全公社十五个村,据说他都去看了,其实,他也没有全去,就是几个村,就成为同学们的笑谈对象。有的说,他被刘三姐迷住了,不看就睡不着觉!

在那个年头,真有借到外村看电影,搞“恋爱”的。小玉和栗子就是一对,他们通过到外村看电影“恋爱”上了。问题是小玉她爸不愿意这门亲事,自从漏出风声后,小玉她家就加紧对小玉一言一行的防范,严加看管。

一年秋后,吃过晚饭后,邻村放电影。小玉说,爸我和芝子约好到义和庄看电影,现在我去找她。父亲答应了一声,就在暗处观察她的行动。小玉走出家门后,就一直到芝子她家的方向,但拐过一个街口后,就转向了栗子家。正在后面暗中窥视的父亲老斋,吃了一惊,心想,这丫头莫不是去找栗子去了?

小玉走了会儿,站住脚,朝后面看了会儿,见没啥异常现象后,就加快了脚步。一会儿就来到了栗子家。栗子就“孤家寡人”,他爹娘死得早,想起那几年来,也令人难受。就因为栗子家穷,所以,老斋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

老斋就走到栗子家门口,选了个稍微光滑点的石头坐下,就抽起烟来:我今天就在这儿等你出来!太阳落下山了,一抹落日的余晖,把老斋幻化成了一坐剪影。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屋内正准备随着栗子一块出门看电影去的小玉,这时多长了个心眼,在窗户上正好能望见门口,见一个黑影,仔细一看,禁不住两腿发软。这不是老爸嘛!他在这儿等我出去,她暗暗地下定决心,偏不让你随了心!她叫栗子过来,指指门口,栗子看了看,见她父亲在门外,就感到有些慌乱,一时也拿不定注意。

小玉知道她父亲在外面,之后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是让栗子出去先走,自己从侧窗跳下去,在村外罗锅树前会合。

栗子慢慢地像无事人一般,从屋内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老斋在一旁也不理他,栗子就讨好般地走上前去说道,大哥啊,怎么不进家坐啊!

老斋见只有他一人出来了,就不耐烦地“哼”了一声,余光仍盯着屋内。心想,别来这个力格楞!看你耍什么花样?

哥,你不坐呀?哪我就去看电影了!话音刚落,栗子就哼着样板戏沙家浜“智斗”的曲调向村外走去。

这时小玉打开侧窗,见是邻居家老万家的一个猪圈,猪圈里很脏,臭气熏鼻,她“哇”的一声,这可怎么跳啊,定了定神,豁出去了,就跳了下去。一只脚还踩在了一堆猪粪上,她在地上擦了擦脚。这时候,母猪正奶着一群小猪,见一个人忽然从空中落下来,吓得它一个激灵,差点站起来,大猪和小猪都慌作一团。这时老万出来小解,听见猪叫,刚刚喂了,叫什么叫!就去看个究竟。这时小玉正在使劲地鼓捣那个猪圈门,一时还打不开,正在焦急之时,老万到了圈门口,在外面打开了圈门,他走进一看是她,觉得奇怪,怎么是你?小玉就结结巴巴地说,刚才--跟同伴--打赌,谁知--打不--开圈门!老万嘴中嘟嚷着也不知在嘟嚷个啥。刚打开门,小玉嗖的就溜走了。朝着她消失的背影,老万把嘴一蹩,这个小丫头子骗子,还学会哄人了哩,谁信呢!

当小玉走到罗锅树下时,栗子早到了。罗锅树是人们对这一带的约定俗成的称谓,为啥叫罗锅树,还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在这村上,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年轻时,是个英俊潇洒的后生,娶了同样漂亮贤惠的妻子,两人同舟共济,上敬父母,下侍儿女,待四邻如手足。他们老俩寿终正寝,留下一群儿女。老小也是他们的儿子,同样潇洒、聪明,在年少时,还挺招人待见。在日本留了三年学,正赶上日本侵略中国,他摇身一变,成了日军翻译。成为日军翻译也有情可原,关键是借着翻译之名,帮着日寇到处滋扰乡邻,无恶不作,堕落成十足的汉奸。更可气的是,一次日本鬼子扫荡时,还对他乳妈,当中辱骂,还踹了他乳妈几脚。他乳妈在他小时,对他关怀备至,视如己出!乳妈气不过,说他不要太猖狂,头顶有神灵,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神的眼睛,担心别遭到报应!

果不然,这个事儿过去不久,他得了一种乖病,上身蜷缩下来,整个人成了“虾米”,病入膏肓。凑巧他们家门口的一颗酸枣树一夜间,也成了“歪脖子树”。他几天后病死,而“歪脖子树”却茁壮成长,但就是枝子一长成,过不了几天就成了“歪脖子”。人们就叫这里罗锅树,日久天长,这一带就以罗锅树代称。人们说,应了他乳妈的话,天报应他了,干的坏事多了,必然要遭天谴!

那颗罗锅树还在土丘上开枝散叶,但还是枝枝都是过不了几天就成了“歪脖子”,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罗锅树映衬的天际和它背后的群山都被夜雾笼罩,小玉擦了擦因走得急冒出来的汗水,赶紧问靠在罗锅树上的栗子,没出啥岔子吧?栗子说,一切都好着呢!出门时,你爸还在那里坐着呢,好等着你出来跟你“算账”,我见着他说,让他到屋里坐吧,他只哼了一声,没有理我。我见你爸这样,就说,那我就去看电影了!

栗子顺手摘了个酸枣吃,又吐出来:真他妈的霉气,一个坏枣儿!

小玉说,刚才出老万家的圈门时,遇到了麻烦,在里面怎么也打不开那该死的门,真气人,急死人啦!过了会儿,猪使劲叫唤,引来了老万,我一看老万来了,就撒了个慌儿跑开了!

不管他们了,咱们去看电影!栗子说。他俩朝义和庄走去,过了一会儿,只能看到他们在山岗上的影子了。

小玉他们家每次吃晚饭,老斋都警告小玉,不准跟栗子好!这似呼是小玉他们家晚饭的一道菜。小玉抢白道,为啥不能同他好?人家挺能干,家虽然穷点,但也过得去!老斋说,栗子光棍一条,也没个亲人,还比你大很多,而且是你叔呢,惹人家笑话。

他是哪门子叔啊,早出了五服了!小玉生气的说。

老斋就说,反正就是不同意,死了这份心吧,不能再交往了,再发现你们偷偷摸摸的粘着,别怪我不客气!

但小玉同栗子的关系,明着不来,暗着来,在村里传得风风雨雨。老斋气得一病不起,过早地到阎王爷那里报到了。不久,小玉也嫁到了外地,结束了这段传得纷纷扬扬的“孽缘”。

前一阵子,我回老家,还见栗子了,已经见不到他年轻时的模样了,不过在行动上,还残存着一些印迹。他已经是儿孙满堂了,他的孙子的闺女在谈恋爱,据说是小玉的孙子!栗子和小玉还都赞同这门亲事,要让爷爷辈儿没谈成的婚事在孙辈“喜结连理”,但愿他们“美梦成真”。

那个年月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现在怀念那个时候,并不是说真的喜欢那个时候,而是想念那个时候的天真、那个时候的浪漫,甚至那个时候的贫穷,那个时候的辛苦,一切一切,再也不会重来,因而才值得回味!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回味!

听,是谁家在放曲子,放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插曲,那么悠扬、婉转、动听,真是百听不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