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网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17章 北府吃瓜群

第117章 北府吃瓜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文才剑眉一挑,反问道:“你的意思是,我没有婚约就行了。”

敌人非但不认错,还敢花言巧语。这是刘郁离此时的心情,冷冷一笑说道:“等你活下来再说。”

今天不给他一个教训,还真当她受伤,提不动刀了。

利器出鞘,寒光凛凛。马文才不用多看就知道这是一把绝世好刀,暗忖苦肉计对刘郁离有没有用?

先受伤再澄清婚约之事,刘郁离会不会因此愧疚?

转念一想,以她的性子,恐怕只会大骂,“自作自受,活该!”

容不得更多念头,刘郁离手中宝刀已经来到身前,马文才绕着桌子一避,寒光一闪,桌子一角径直被削掉。

马文才心下一惊,开口道:“我是骗你的,没有婚约。”

刘郁离不怒反笑,“很好!罪加一等!”说完,再度持着刀朝某人劈去。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叫嚷声从帐外传来,“公子出事了!”

马峰喘着粗气,一把撩开帐帘就看到刘郁离手中刀刃距离马文才右肩不足三寸,一时间呆愣在原地。

刘郁离不紧不慢收起宝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马文才轻抚鬓发,问道:“出了什么事?”

马峰:“周槐他们和孙参将起了冲突。”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刘郁离大惊失色,“怎么回事?”

马文才白了刘郁离一眼,“百人的精兵良将,谁不想要。”

刘郁离从军带了百人,这一百人皆是谢道韫用北府老兵精心训练出来的,虽然还未真正上战场,但各种沙场演习以及剿匪行动没少参加。

刘郁离又向来大方,对待手下人十分宽厚,衣食住行自不用提,还给他们配备了铠甲、战马。

初到军营,谢玄早有吩咐,刘郁离带过来的人归她统领,问题正出在这。刘郁离刚入军营就接受了谢安分配的秘密任务,前往秦国,还一去大半年,没有任何消息。

落到其余将领眼中,周槐等人就成了没主的肥肉。幸亏,在刘郁离走后不久,马文才来了。

马文才是偷偷从家中跑出来投军的,马太守怒不可遏,不肯为他谋划,想着早点将人逼回来。

但马文才也不是无能之辈,弓马娴熟,又得益于会稽之行,与桓伊搭上了关系,从他那里得到了举荐,投身北府军成了骁骑校尉,得以统领一部(千人)。

刘郁离不在,马文才哪里肯让别人摘她的桃子,暂时将周槐等人放到自己统领的部下。

但北府军中能人辈出,一个校尉不足以震慑那些老油条,当刘郁离在秦国想要碰瓷别人时,北府军中也有人想要碰瓷她,摘走周槐等人。

今日之事最直接的起因便是刘郁离的军帐。北府军中只有校尉及以上才有资格单独开账,而且军帐位置也是大有讲究。

北府军营五万余人,以谢玄所在的中军帐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占地面积超万亩。

这么大的范围,军中将领的军帐位置自然是越靠近中军帐越方便,一等的好位置早就被人占了,而且以刘郁离的官职也轮不到她,但二等、三等的则是没问题。

刘郁离临走前虽未向周槐透露任务内容,但却为了安众人的心,将册封之事告诉了周槐。

此番,刘郁离自秦国归来,她去拜见谢玄之时,梁山伯便见了周槐等人。

之前,刘郁离不在,不好起帐,如今人既然回来了,周槐便想着带着众人早点动手,在天黑前,将刘郁离的军帐安扎好。

周槐是个聪明谨慎的,选了一个二等偏下的位置,距离中军帐不远不近。

主将归来,众人喜气洋洋开工动土,此等动静自然瞒不过周围人,参将孙无终出面阻止众人动土,理由也合理,军中有名号的将军不少,但未有刘郁离之名,他凭什么起军帐?

之前,孙无终觊觎刘郁离留下的人马,一开始是向周槐等人示好,走糖衣大炮的路线,但周槐又岂是笨人,用谢玄早前的命令将人堵了回去。

利诱不成,改成威逼,但都被马文才与周槐联手化解了。

此番阻止周槐等人起军帐,孙无终明显是借题发挥,顺带试一试刘郁离这个空降将军的成色。

听马文才讲完其中内情,刘郁离心中有数,朝着马峰说道:“还不快点带路,打人要趁早!”

“你身上有伤,不许动手。”

马文才的话提醒了刘郁离,谢若兰早有叮嘱,穿透伤又因赶路伤口扩大,一个月内不许动武,否则必有后患。

这也就是今日刘郁离没同马文才计较,将人打个半死的原因。

刘郁离停住脚步,扭头问马文才,“有镜子吗?”

尽管不明所以,马文才还是如实点点头,“在内室。”

刘郁离毫不避嫌,一扭头扎进内室,在桌上找到一面巴掌大小的铜镜,递给随后跟来的马文才,“帮我拿着点。”

“你要做什么?”马文才满头雾水,刚才还急得恨不能拔腿就跑,现在又要镜子做什么。

刘郁离没有搭话,从袖中取出一盒胭脂,指头一擦,对着镜子,左涂右抹。

眨眼间,一副重伤未愈,憔悴不堪的某人顿时成了面色红润,力能扛鼎的少年猛将。

刘郁离的变脸功夫,让马文才觉得之前他总是被骗是有原因的。

不是他不够聪明,而且对手太狡诈。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反过来也一样,越是虚弱的时候,越要示敌以强。

与此同时,参军帐中。

面色紫赤的参军刘牢之与督护诸葛侃、刘轨三人正在闲谈。

刘轨打探道:“那位刘郁离什么来路?”

诸葛侃也十分好奇问道:“该不会是参军本家的吧?”

刘牢之、刘郁离姓氏相同,而且刘郁离第一日到军营就是经刘牢之引见,得到了统帅谢玄的接见。

随后消失大半年,再归来又是直见将军,绝不是个没有来历的。

“要是我家后辈就好了。”刘牢之感叹一声,倒是没有隐瞒,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一一道来,“广陵公子听过没?”

见二人一副耳熟,但死活想不起来的模样,刘牢之再度提醒,“想想诸位夫人、儿女砸在豆蔻阁的钱!”

“刘郁离就是那个梦中得见诗仙,靠着豆蔻阁,日进斗金的广陵公子。”

诸葛侃一想到自己每月的俸禄都要送进刘郁离的腰包,忍不住心中发酸,“就是那个喜欢涂脂抹粉的小白脸啊!”

刘牢之:“他不涂粉。”

虽然他也心疼花在豆蔻阁的那些银钱,但不得不承认,刘郁离并非建康城中那些喜好涂脂抹粉的小白脸。

诸葛侃更酸了,“他自己都不涂,凭什么要把那些瓶瓶罐罐卖给别人!”

刘轨开言,把快要跑偏的话题拉回正轨,“老刘,你知道我们想问的不是这些,别卖关子了。”

“下次喝酒,你俩请客。”见二人点头,刘牢之没有再多说废话,“据说此人得了谢丞相青眼。”

诸葛侃:“细说说。”

能得到谢安青眼,看来刘郁离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刘牢之摇摇头,“其中渊源我并不清楚。”

他只是知道刘郁离接受了谢丞相的命令,才会离开军营执行任务。

刘轨不满意了,“老刘,一句话就想骗我和诸葛兄的一顿酒,没门。”

“小气鬼!”刘牢之随口抱怨完,又继续说道:“说来刘郁离与将军家还是正经亲戚。”

诸葛侃一针见血道:“关系户?”

“我可没这么说。”刘牢之摆摆手,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去就变了意味,岂不是在说谢将军任人唯亲。

“刘郁离出身沛国刘氏,名士刘惔是他的曾祖。而刘惔之妹是谢丞相的夫人。将军又是谢丞相的侄子,所以说刘郁离与将军之间是亲戚关系。”

刘轨掰着手指头计算,“这么算,将军岂不是刘郁离的……”

他大老粗一个,最讨厌世家之间弯弯绕绕的姻亲关系,算来算去,越算越混沌。

最后还是诸葛侃看不过去了,给出了答案,“表叔爷。”

刘轨原本还羡慕刘郁离能与将军攀上亲戚,一听这孙子辈分,顿时不眼红了。

诸葛侃:“刘郁离已经回来,他手下的那群人肯定夺不走了,孙参将怎么还不死心?”

刘牢之道出一件隐秘,“将军有意让刘郁离统领南营。”

当前北府军编制为十人一队,十队一曲,十曲一部,五部一营。

除了直属于谢玄的核心军队外,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营,每营五千人。

目前,唯有南营暂缺领兵将军。

诸葛侃知道孙无终早就盯上了这个空缺,而刘郁离的空降等同从孙无终嘴里抢食。但转念一想,察觉到其中问题,“封号将军才能领兵,参军的意思是刘郁离很快就会得到晋封?”

刘轨叹了一口气,“我们拼死拼活才得到的位置,这个黄毛小子一来就得到了,难怪老孙气不过。”

太元二年(377年),北府军招募勇士,他们受谢玄之邀加入北府军。

虽然不是从大头兵做起,但也都是在打了胜仗,有了实打实的战功才获封将军称号的,如今刘郁离寸功未建,就爬到了孙无终头上,孙无终自然不能咽下这口气。

诸葛侃则是看出了刘劳之的用意,作为参军,他没有阻止孙无终去找刘郁离的麻烦,一来要给刘郁离一个下马威。二来也是借孙无终之手,掂量刘郁离成色。三来则是给孙无终一个机会。

如果刘郁离不能胜过孙无终,无论是从资历,还是能力,他凭什么越过孙无终统领南营?

“放心,孙参将可不是无名之辈,拿下一个未经沙场的小将,不是问题。”

在北府军一众将领中,除却谢玄外,论武力,刘牢之第一,孙无终第二。

因此,诸葛侃、刘轨二人完全不担心,一个个反而优哉游哉开始与刘牢之讨论起了军中八卦。

就在此时,谢玄从帘外走了过来,“原来你们都在这里啊!”

三人立即起身施礼拜见,谢玄摆摆手,示意三人免礼,顺便说明来意,他是来找刘牢之宣旨的。

正是那道早已写好却迟迟没有颁布的封赏刘郁离的圣旨。

看到三人脸色或多或少有点情绪,谢玄知道其中渊源,因涉及隐秘,不好多作解释,但还是从别的角度提醒了三人一番。

“刘郁离曾与秦国冠军将军慕容垂交手,从他手里赢回了桓大司马的断江。”

“啊!”刘轨瞠目结舌。

“啊!”诸葛侃目瞪口呆。

“啊!”刘牢之握紧了手中圣旨。

三人不约而同想起了孙无终,他生平最爱面子,万一输得太难看,想不开了怎么办?

“我现在就去宣旨。”刘牢之一阵风冲出了军帐。

刘轨:“我去帮忙。”

老孙啊!你一定要等等我。

谢玄不明所以,看向仅剩的诸葛侃,“他们怎么了?”

都三四十的人了,一个个火烧屁股一样,没一点大将风范。

诸葛侃挤了硬挤,还是没能如愿挤出一个笑容,咬牙道:“他们都急着去见识桓大司马的宝刀。”

说完,看似从容不迫地走出了军帐,只是才到外面,就立即撒腿狂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