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我看文的口味奇怪有什么错! > 第187章 寄生之子

第187章 寄生之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文案:

本文已签约简体实体书出版,后续请关注微博@群星观测

本文晋江独家首发,有在修文,盗版会有不连贯的情节,请大家支持正版,求求了

注意:1. 请小天使们务必看一下文案最后的排雷说明,谢谢0w0

2. 本文包含了多次反转,请大家在第一次看时尽量不要看评论。

伪装成男孩的外星怪物收拾各种烂摊子的人间日常+

它是一只靠寄生生存的外星怪物,经历惨痛。在被强制驱逐后,它意外寄生在了一个脑死亡的男孩颜真身上。

这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宿体,关键是:是活的!

为了完成这个男孩的心愿,颜真从此开始了遵纪守法的装人生涯。+

食用指南:人外男主带着一只猫一只鸡的欢乐向文。本文是平静日常与奇妙异常之间的来回横跳。

排雷说明:关于男主父母的婚姻关系,可能你在阅读过去线中产生某些有关绿不绿的猜测或者违和感。如你不适可以直接点叉,如你能有兴趣阅读到故事中期,会发现答案和你原本猜测的应该不一样,我只希望这个答案能让你觉得有趣而意外。 (另,父母线V前约5章,V后(38-447章之内)解密有3章,在目前400多章内容量占比约0.018)

谢谢给我制作封面的@不动力沙

内容标签:科幻阴差阳错 校园轻松

搜索关键字:主角:颜真 ┃配角:猫先生,刘星泉,罗清溪,斑船长 ┃其它:爱与希望

一句话简介:装成男孩的外星生物人间沙雕日常

---

如果在座有任何读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中还没有看过群星观测太太的《寄生之子》,那么,请您现在、立刻、马上吃下这份安利,不要逼我求您,请——

我要说的事,你们千万别害怕。就在前不久,我被小说绑架了。它像黑洞一样缠着我,在我耳边不停低语:“再看完这一章,再看完这章再去睡觉……”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在自己的人生中,居然平白无故地被不知道什么人齐根削去了整整一周!我的脸上不知为何,到处都流淌着感动的泪水。我的嘴角不知为何,露出了此生无憾的微笑。我因为压力爆发的痘痘和增长的体重,不知为何也统统消失殆尽。

一种平静、惬意且闲适的光芒笼罩在我的四周,惹得我的舍友疑惑地从床帘里探出头来,问我是不是要去明年的CP展COS被菩萨度化了的红孩儿。

这本小说,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那种很少见的那种——

它在开篇便极富冲击力,它的展开永远让人意想不到,角色们可可爱爱又性格奇妙,还有好多毛绒绒。遗憾的是一刷的时候我太仓促,漏掉了前期太多意味深长的伏笔和隐藏设定。不过没有关系,因为我可以清晰地预计到,在有生之年中,我一定会再度造访这本小说第二遍,第三遍,乃至我的生命历程所允许第n遍。并且,这样的每一次造访,想必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收获,新的感动。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疑惑。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居然让屏幕后虽说平时本就足够浮夸,但一般来说不会浮夸成这个——样子的我给出如此高度的评价?

这位看官,请您暂时别急,关于《寄生之子》这本作品的精妙之处,还请听我为您从内核、剧情和角色三个层面上一一细说:

一、人、鸡与猫的奇妙大冒险:欢迎来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正如这篇小说的标题和文案所展示的那样,它讲述的是一个“寄生在脑死亡的人类男孩身上的外星生物带着一只鸡和一只猫收拾各种烂摊子的人间日常”。

如果只听这句话的前十八个字——“寄生在脑死亡的人类男孩身上的外星生物”——我们的大脑中或许会瞬间迸发出无数不太美妙的联想:什么异形、毒液、寄生兽、洗脑虫和第四类接触,什么终结者、独立日、明日边缘和世界之战,什么地球毁灭、外星入侵、人伦危机和道德惨剧……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移向这句话的后半段的时候,那些杂乱的联想瞬间便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其妙地让人安心,让人感到滑稽、有趣、拥挤又热闹的和平氛围。

是的,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滑稽、有趣、拥挤和热闹。这就是当你正式翻开小说的第一页时,你将体会到的旅途的开端。因为这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小说,这也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作品,而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正如作者所自称的那样——适合9岁到99岁宝宝们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之所以说它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绝不是因为它的情节编排粗劣幼稚、内容充满道德说教、背景严重脱离现实、角色动机令人嗤笑、严肃议题一概不谈……恰恰相反,在这本书的现实主义倾向、整体的世界观构建等方面,它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甚至很多时候,作者一些不经意间的流露,其实就已经超过了很多自诩深沉、自命要揭露“现实的残酷”的成人向作品。

要我说,它之所以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其实是因为它对“成年人所拥有的、被这个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欲望”的全然的不屑一顾。正是因为这种不屑一顾,它通透、凝练、真诚而又一针见血;正是因为这种不屑一顾,它荒诞、戏谑、欢乐而又天马行空;正是因为这种不屑一顾,它敢想、敢做、敢写而又极富反叛精神。

此话怎么讲呢?且让我们先来设想一下几个场景——设想一下,假如《寄生之子》的故事需要完全服务于它所抛弃的“成年人所拥有的、被这个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欲望”,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假如说,一只相比普通地球人而言,简直是无所不能的外星人寄生了一名平平无奇的初中男孩。那么,按照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习以为常的成人通俗文学的套路,这个套着男孩皮的外星人似乎就应该大杀四方、大开后宫、征服世界,从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或者说,按照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习以为常但类别有所不同的成人通俗文学的套路,这个套着男孩皮的外星人似乎就应该惊觉,相比文娱活动极其丰富的宇宙而言,生产力低下、又成天为了鸡毛蒜皮点破事审查那个、禁止这个的地球是个精神世界多么贫瘠的可悲地盘。

出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尚理由,外星生物怒做文抄公,在地球上出版了一篇篇外星裔的文学大师之书,拍出了一部部宇宙籍的电影名导之作,从此一举成神、留名青史。

再或者说,这个套着男孩皮的外星人似乎就应该注意到,坐在它隔壁的同桌……好像有点可爱。在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之后,他们开始结伴上下学、一起做作业,心照不宣地在无人的夜晚手拉手。

但是由于又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误会陡生,一方冷漠回避,一方远赴国外。

待它再回到原本的城市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却再次遇到那个无法忘却的、同桌的你。昔日的同桌摇身一变,已是身价过亿的霸道总裁。

横在他们中间的,有对同桌一直不死心的老同学,有外星人皮套的亲妹妹,有外星人因生活所迫在美国已结婚的事实,有痴情前夫的穷追不舍,更有多年前两家父亲的经济恩怨……

再再或者说……

……咳咳,写到这里,我想,我的意思应该已经足够清晰了。我们设想的这三个故事,一则求权力与金钱,二则求名声与成就,三则求浪漫与爱情,我们对这些东西的执念从来不是生来便有,可奇怪的是,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无可幸免地燃起对它们的熊熊欲|火。这欲|火烧得焮天铄地,烧得爆裂作响,它的火势之旺盛、幅度之广阔,我们大可从这些故事的种类之滥觞、迭代之迅猛、为人之乐道中窥见一二。

可惜,面对我的这番解释,作为男孩皮套下的中之人——我们《寄生之子》的第一主角——外星迷之生物小真胡乱挥舞着身侧透明的触手,表示实在是不太理解你们地球人。

作为一只高贵的、强大的、全身上下可能一个碳原子都没有的、遭到全宇宙通缉的、恶名昭著的噬心魔,小真的故事没能迎合上述任何一种成年人式的期待,而是这样乱七八糟、鸡飞狗跳地展开的——

首先,它要维持一个初中男孩应有的日常生活,包括但不限于上课、吃饭、睡觉、和父母相处、和妹妹斗嘴、和老师问好、和同学打闹。

——虽然母亲每天早上打出的蔬菜汁,品尝起来比深渊巨魔的排泄物还要可怕;虽然要是上课的时候一不留神跑出身体,就可能不小心目睹到校长的中年危机;虽然一眨眼的功夫,正在向你微笑的美女老师就可以解体成一堆甲壳生物;虽然青春期的人类幼崽,比常温常压超导体的制备方法还让人费解。

其次,它要时不时挫败想要侵略地球的来自其他种族的外星人的阴谋,当然,在担任无名英雄的过程中,无论是它的真身,还是它的行为,都绝对不能被普通人类发现。

——于是再精彩纷呈的异星探险,都得在父母“包容中二期儿子”的目光中归于沉寂、绝不提起;于是再不死不休的种族战争,都得在第二天的上课铃声响起前偃旗息鼓、消停让步;哪怕是挖掘到了足以让普通人一百辈子衣食无忧的巨大宝矿,在地球与宇宙互不流通的货币体系前,主角团仍然穷得连校门口的游戏点卡都买不起。

再次,他们经常要处理只是居住在地球度假和工作,却因为本身的种族特性,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种种混乱的,友方外星人的烂摊子。

——比如追星的时候,因为太过激动,直接自爆,结果液化了演唱会展馆内所有生物的外星粉丝;比如产生了自我意识,陷入完美主义,想要替代现实中一切人类的外星AI;比如因为政治分歧和意识形态对峙过于严重、将斗争扩散到了每一个可见的角落、最终把两个小学女生的班干部选举演化为党派斗争竞技场的外星政治家。

是的,《寄生之子》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儿童文学。

它的这种“儿童性”就在于:一方面,它对这滚滚红尘中万千成人汲汲以求的一切都深切地不屑一顾,甚至要加以无情地解构和嘲讽(物理x精神双重意味上);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被成人们视如敝屣的、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被早早丢弃的东西,它反而要奉之为世间难得的珍宝,反而要在所有人面前夸耀它所折射出的熠熠光彩。

而之所以它能拥有这样一种“儿童性”,是因为作为这个故事主视角提供者的主角,始终在使用一种纯净的、崭新的、未被人类社会“污染”过的目光注视着地球这颗蔚蓝的、美丽的、居于宇宙一隅却对宇宙本身知之甚少的美丽星球,注视着在这颗星球上休养生息、生长繁衍的一切生物,和这些生物所创造的一切事物。

在这种目光下,人类日习而不以为怪的价值体系不得不被粗暴地、底朝天地拎了起来,以一种之前从未出现过的角度展露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这种目光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对我们提出的种种标准,连带着重新审视我们曾经被灌输的教条,和脑中已成型的信念。在这种目光下,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是金钱、权力?还是少年人们之间真挚的友谊和约定?是永不止息地追求成就、名声?还是停下脚步看看白云,闻闻花香,晒晒太阳?是激烈地幻想和完美偶像之间的浪漫爱情,还是回过头来,陪陪你那现实里满身缺点的家人?

尽管你听说我这么一说,《寄生之子》这篇小说好像瞬间就变成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课本,不过实际上,这个故事本身可当真没有半分要对人说教的意思。它之所以要把“人类日习而不以为怪的价值体系”拎个底朝天、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绝不是因为它要教你做人做事,也不是要强行对你灌输,到底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它只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你:在一个孩子的目光中,成年人的世界是极为奇怪、极为不合理的。这群人不仅一天到晚追求着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而且一个比一个的不开心。可是开心……有这么困难吗?

外星人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人类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就如同孩子们有着一套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一样。所以,与其说,在这本小说中,“被外星人寄生的男孩”是“外星人”的代表,倒不如说,“寄生在男孩身上的外星人”,是“孩童”特有的喻体。

毕竟,只有孩子们才会成天渴望着像书中主角小真那样驾驶宏伟的星际飞船在无垠的星空中冒险,理由却只是因为这样做简直是酷毙了!

就像只有孩子们会渴望自己像尼尔斯那样骑着大白鹅飞过瑞典的每个角落,却只是因为变成拇指般大的小人很有趣;

就像只有孩子们会渴望自己像海蒂那样在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上烤化篝火上的热奶酪,却只是因为书中的描写看得他们口水直流;

就像只有孩子们会渴望自己像尼摩船长那样驾驶着鹦鹉螺号潜过马里亚纳海沟,却只是因为他们想见见好大的鱼;

就像只有孩子们会渴望自己像哈利波特那样在霍格沃茨的大厅中紧张而雀跃地戴上分院帽,却只是因为魔法实在是赞爆了……谁会不高兴学魔法啊!魔法就是坠吼的!

听到这里,大人们或许会异口同声地质疑我:“那些又有什么意思呢?”

但是真正的小孩子一定会站在我这一边,异口同声地为我反驳:“就是这样才有意思啊!”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特意选择了这样一种奇异的题材、并将它写得如此绚烂多彩的·我们亲爱的儿童文学作者·本书背后的最大耕耘者·群星观测太太,或许也是在暗示:成功降临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星星的宝贵小客人——也说不定。

总之,《寄生之子》正是一部这样写给“来自星星的宝贵小客人们”和“仍然记得自己是从星星来的大客人们”的作品。

尽管可能是由于不太适应网络小说的节奏和套路,在作品的开头部分,这部作品其实没有充分地展开它那包罗万象的涉猎范围、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光怪陆离的想象力,这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它的魅力和吸引力。

不过,我还是强烈地鼓励你坚持着看下去。就像JK罗琳所著的《哈利波特》中,在11岁那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哈利为了登上前往霍格沃茨的列车,必须踏上传说中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而为了踏上传说中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他必须要闭上眼睛,朝着一面光秃秃的砖石墙直直地撞去。

就像哈利撞向那片看上去再平凡无奇不过的围墙,你穿过字句与文章编织而成的幻想迷宫。当你惴惴不安地再度睁开眼睛时,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奇异的、美丽的世界,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对那些成功穿过围墙,踏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朋友们,我真挚地祝愿你们,请享受你们的旅程吧!

而对那些没能成功穿过围墙,在人间的站台徘徊的朋友们——事实上,这些人并不少见。甚至在这本小说入V前的评论区中,绝大部分留帖人都是滞留在了这一边的所谓成熟大人们。他们虽然体验不到这本小说带来的丝毫乐趣,但却不知为何迟迟不愿离去,而是不停地大发牢骚、颐指气使、议论不休。

倘若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恳请你们,不要因白白花费的时间而生一些无谓的脾气,笑一笑,置之一晒,也就算了。

毕竟,就算一个人无法穿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也不见得就说明了他是只与冒险无缘的麻瓜。真正让一切都那么索然无味的原因或许是、也只是:无论你我,都早已不再是11岁的孩童了。

二、我的同学被史莱姆溶解了:一部小说,怎能让人魂萦梦绕?

如上文所述,《寄生之子》这本书独特的题材和写作时面向的读者群体给予了它一种相当与众不同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如果这本书拥有的仅仅是这份与众不同的灵魂和内核,那么,它或许可以被赞誉为一部足够独特的作品,却不可以被鉴赏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事实上,要撑起一本共有447页、1777882字的超级大长篇,并让人全程兴致盎然,不舍昼夜地孜孜阅读下去,光靠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未染世俗的赤子之心,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因此,实际上来说,让这本小说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是作者群星观测那相当老辣娴熟的文笔,是那小说中环环相扣、层次交错却又不失井然有序的逻辑链条,是那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把玩到让人应接不暇的叙事诡计,是那被长评中的读者大神大力赞许为“时空的折纸艺术”的精巧结构——总之,是它神一样的剧情和比剧情更神的叙事方式。

在这里,由于我本人实在是没有这个本事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掰扯清楚这篇小说的叙事技巧,因此,请允许我在这里引用一番微博用户 @日落观测员在读完这本书后写下的repo原话:

《寄生之子》看似以单元剧的形式展开,但实际上没有绝对孤立的单元,单元之间铁索连环,环环相扣。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不偏好“日常”的读者可能会嫌小单元太过散漫,但置于全局俯瞰,作者驾驭篇章的能力整体来看仍颇显成熟,蝴蝶效应被玩到极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寄生之子》叙事结构上的精巧,让读者的阅读也成为一个解密的过程——无论是“猜到后在后文找到印证”还是“看到后文惊喜拍案‘竟然如此’”,都是极具冲击的阅读快感。我自己给友人安利的时候说,任何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方都可能成为后文的一个伏笔,而把《寄生之子》安利给我的亲友也开玩笑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偶然的巧合,任何巧合都是伏笔。在故事各处反复被cue的,看似是角色背景或形象设定的一部分,实际上却同时连通着一个终极秘密。反转反转再反转是读这个故事的乐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通过表格化的情节线索表整理不难发现,作者行文中安插的信息量是很密集的,几乎没有哪一章是纯粹的闲笔,即便是看似没有特别给出线索信息的章节,也在结构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哪怕在看似最插科打诨的日常逗趣里其实也埋伏了对后文的暗示。个人觉得架构最为完善的笔友篇,正式开始到结束历经五十余章,但实际上三条主线索都早在百章之前就已经开始铺排,设定、人物等所涉关键信息都早有提及,到揭晓谜底时分毫无“为了推动情节而引入新概念”的刻意之感,而是已知信息的洗牌重组,就如用火柴摆图案,稍稍移动一叶障目之处,真相旋即呼之欲出,而故事滚滚顺流而下,势不可挡。

任何出现要素都可能被编入后文的某一环中,化用文中的一句话就是“竟然计算到这种份上了”。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不断露出线头,看似东拉西扯,又或者每每话说一半,挑逗读者耐性,也正因此,当最后所有线头被一口气全拽出来时,才发现原来看起毫无关联的散线在地下实则盘根错节成一张大网,盖布揭开,曾经的蛛丝马迹被一刹唤醒,读者在这瞬间的爆发中得以获得极度酣畅的阅读快感,恍然大悟,拍案惊奇。

而这种惊奇又有赖于信息给出时的自然不经。有的作品会给人伏笔刻意之感,比如点到某处巴不得高亮批注“快看哪,这是伏笔”,但《寄生之子》相当一部分伏笔全然信笔由缰,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其实没有一条是凑数的氛围组信息。

这样的写法自然得仿佛这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在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作者就像一台摄影机将镜头收纳到的事物转述出来,语气平平无奇得仿佛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而这种并不强调特殊性的自然而然,则显得故事中的这个世界益发真实——而这本就是作者自己所建构出的世界,从抖露伏笔的轻巧不动声色,似乎能看到作者于其中如鱼得水,定格碎片调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畅通无阻。这个世界对作者来说就是真实的。而作者又将这种真实感转而赠予了读者,愿意相信这个奇妙世界和这群可爱的角色真实存在的读者们得以拥有一个温柔的美梦。

(转载到此完毕,原文中含剧透的内容有手动删减)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这位 @日落观测员也把自己的这篇repo转载到了《寄生之子》小说的评论区下。各位可以在小说的长评区找到名为“写给《寄生之子》:此刻一颗星星正从窗外飞过”的原文。

不过出于剧透会严重影响观感,加之评论区有很多不太友善的言论的顾虑,我还是鼓励大家先在完全不接触评论区的前提下进行一周目的阅读,看完后再关注评论区的讨论。

总之,这本书在情节、线索和叙事方面的表现是如此之完美,以至于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到微博上的好心人们耐心整理出来的,那密密麻麻、极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和故事发展图表的时候,只能发出由衷的叹服之声。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又正好渴望精进自己写故事的技术。那我强烈推荐你,不妨试着从零开始逆推一番这本小说的逻辑线索和大纲细纲——这必然会让你收获万千的!

三、这么可爱的角色们,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

最后,除了因童心而与众不同的内核,和因剧情而出类拔萃的品质之外,我还想来夸一夸《寄生之子》中那些可可爱爱的角色们,和因为写出了这些非常可可爱爱的角色们,所以一定也非常可可爱爱的作者太太。

无论是由一人、一鸡、一猫构成的主角团,还是由表面上作为人类男孩的小真联系起来的普通人们,还是由主角团外星人的本质联结上的星外来客们,作者真的是做到了没有一个角色会令人讨厌,没有一个角色会让读者觉得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路人,没有一个角色是纯粹的坏人,没有一个角色是完全为了别人而活、完全为了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这本书里写的每一个角色!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非常可爱!这种可爱的点,无不是在于他们的真挚。

他们真挚地活在作者笔下的世界里,真挚地活在自己的生活里,真挚地为自己道路上的障碍而苦恼,真挚地为自己心目中的志向而奋斗,真挚地为自己生活中的闪光而喜悦。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再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也有求不得和怨憎会之苦,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逢甘雨和遇故知之乐。

我想,之所以这些角色能够给人以如此真挚的感受,是因为当作者提笔就章之时,她不是在写一些人性本善的模型,或者人性本恶的木偶。她在书写一些在如潮汐起伏涨落般变化无常的命运中各自起舞的妙人。他们鲜活地存在于自己的当时当刻,鲜活地舞蹈于自己的此时此刻。

在这样的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所有的步伐、动作、表情和方向,都是他们内在本性的体现和揭示。这场舞最终会跳到哪里呢?角色们谁都不知道。因为跳舞与登山、跑步都不相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地。但是,在无数有意无意的巧合、偶然和引导的碰撞下,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在此重叠、相遇,或是一见如故,成为知交好友,或是想看两厌,成为此生死敌,更多的则是擦肩而过,点头之交。

往往是暮然四顾时,屏幕前的我们,和屏幕前的他们,方才会双双惊觉:“竟然是来到了这里!”

古人云,于细微处见知著。倘若只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作家的理性、智慧和经验搭起一座宏伟的框架,虽说本就已经难如登天,却总还是能做到的。

然而,倘若在框架之上,还要用为人的感性、恻隐和关切,兼顾到细碎温柔的脉脉人情、兼顾到复杂曲折的幽深人性、兼顾到你我胸中的一点微光……我猜,没有足够以人力移山的勤奋,和作为说书人的、几分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资,想必是绝无可能的。

总之,这就是我今天想要传达的全部内容了!这就是《寄生之子》,一篇内核、剧情、角色塑造得俱佳的优秀作品,目前看来,我今年下半年应该是很难遇到能和它比肩的作品了,所以大概率这就是我的2023年度最佳!

呜哇!我真的是想要讲得更多一些,更深入一些。但是对于一篇无剧透安利来说,写到这里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同时,对于我的拖更周期来说,打磨到现在,也已经是这篇书评的极限了……

所以最后……群星观测太太!《寄生之子》同世界观的第二部作品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连载?实体书究竟具体什么时候出版!啊——我再看不到新的故事,买不到实体书,我就要枯萎了呜呜呜QAQQQ——求您了,给我一个花钱的机会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