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兴邦知识库 > 第41章 大美太后6

第41章 大美太后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卯时三刻,刘辛夷就被小厮给叫醒,正想发脾气,就听见窗外大姐的声音。

“老三,一炷香的时间,收拾好自己就出来。”大姐的声音冷冷淡淡的,却让人畏惧。

这下什么瞌睡都没有了,立马开始洗漱收拾。其实大姐的脾气挺好的,从来不打骂弟弟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很怕大姐。比祖父和父亲都让人害怕,真是奇怪的很。

刘云芝看着穿着一身练功服的八岁小子,不禁莞尔一笑。结果刘辛夷误会了,以为是自己超时了,看着大姐一笑感觉更害怕了。

“大,大,大姐,我没有超时。”

“嗯,走吧。”领着这小子就出了院门。

两人来到一进院子的空地上,这里本来打算收拾出来种一些花草,后来王氏说让种植一些草药更好,现在暂时就还空着。

刘云芝让刘辛夷绕着这个空地跑,让他先跑两圈,不限速度。一圈大概能有200多米左右,跑两圈先让他醒一醒神。

他只好苦着脸的开始,本来以为大姐就守在旁边看着自己跑,结果才发现大姐才一旁打拳,动作缓慢,好像叫什么太极。

跑完大姐还不让休息,非让他慢慢走一会儿。但是他现在就只想躺下歇息,一点都不想在动,只是他不敢不听,没办法只有继续走。

等他走完之后,大姐的太极拳正好打完一轮,让他跟着自己再打一轮。明明自己在她身后,但是她就跟背后有眼睛一样,自己的动作只要不到位,或是稍微偷偷懒,就会被大姐发现。

等到一套太极拳打完,他已经浑身被汗湿透了,可看大姐好像连呼吸都没有什么变化。

最后他是被大姐给拖回他自己的院子,然后让张嬷嬷把他扒光了扔进浴桶里,桶里的水乌漆墨黑,还有一股难闻的药味。

“什么东西?味道这么臭。”刘辛夷闻着味道都想吐了。

“这是大姑娘配好的药,紫苏姑娘按照大姑娘的吩咐盯着咱们院子里的小丫头熬制的,说是给你打熬筋骨的,还能洗什么水。”

“洗精伐髓吧。”

“是是是,老奴这年纪大了记不住。反正大姑娘肯定是为了您好,三少爷,您可不要乱使脾气。”

“我也要敢啊。”

等刘辛夷泡完药澡后出来,大姐又让他趴到榻上,要给他按摩。以为能感受到大姐的关怀,结果被痛的哭爹喊娘。张嬷嬷还在一边安慰他,说大姐这都是为了他好,不然明日会更难受。

当晚他就跑去求他娘,说他一定好好读书,再不偷懒了,可不可以搬回去,不要再跟着大姐习武了,实在是太辛苦了。

结果他娘和他爹直接无视他,假装没看到,让大丫鬟把他送回院子。

之后刘家在京城的日子就在这样热热闹闹的中开始。

而刘云芝每日带着三弟习武,指导二弟的算学,四弟的医学,听五弟显摆,当大哥的树洞,看两个小的卖萌,初一、十五去青云观跟三师兄论道行医,日子过的是十分充实。

“姐,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我还要日日早起习武吗?”现在已经可以轻松蹲马步的刘辛夷,想在过年时给自己争取几日假期,这半年时间,他几乎是日日早起习武,好久都再享受过吃了就睡,睡醒又吃的米虫生活。

“嗯,除夕到初二可以休息三日,上元节再休息一日。”正在闭眼打坐的刘云芝,回答着弟弟的问题。

“过年都才三日假啊?姐,二哥他们学堂从后日开始放假,要二月初一才开学呢。姐,我能多休息几日吗?”

“不能。”

“姐,你看我这半年日日习武,勤学苦练,就给我多放几日假吧,姐,我的好姐姐!”小六说,大姐吃软不吃硬,只要跟大姐撒撒娇就能说服大姐。

“加一炷香时间。”

“姐,大姐。”刘辛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加一盏茶时间。”

“姐,我错了,你都是为了我好,是我不识好歹。”他在心里把小六一顿埋怨,看他等下回去不收拾他。

“辛夷,一日不练十日空,十日不练百日空。”

“是,谨遵大姐教诲!”

腊月二十三这一日,文氏早早的起床,组织着府里的下人开始里里外外的打扫,今年是刘家人在京城过的第一个年,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一家人都格外的重视。

刘声芳早在前两日就已经开始放假,今日领着儿孙们打扫家里的书房和药房,还顺便去药铺里看了看,是不是也在仔细做打扫。

腊月二十七这日家里的人一起写对联,挂桃符。腊月二十八按照老家的习惯让仆人们打起了糍粑,几个年纪小的,都开心的不得了。

刘辛夷这半年多时间一直习武,长高长壮了不少,看上去比只比他小两个月的老四大了一两岁。此时正馋的看着打糍粑的仆人,恨不得能自己上。

其实他大姐还是很心软的,虽说这几日依然早早的要起床练武,但是训练量比平日少了许多,他简直不要太开心。

当然要是大姐别让绿禾那个小丫头每日来监督他就更好了。

腊月二十五一早,大姐就出城去了城外的青云观,这些日子都不曾归家,送信回来说要等到腊月二十九才会回来。

这几日她都要在观里帮忙,按照青云观的习惯,除夕之前都会施医赠药,也会向来观里烧香的人,赠送一些符箓、对联、福字,也会给一些家境贫寒的人家赠一些粮食,虽然不多,但是能让这些人过一个饱年。

刘云芝在观里也就是为妇人们免费诊病,因男女大防,此时的女子问诊求医多有不易。

年少时随着师尊出门游历就已见得太多,因此每月初一、十五她就在观里给前来上香的女信众看诊。

一开始,众人见她年纪轻轻,并不十分信任。直到某次有一妇人,腹痛难忍,她丈夫不愿让大夫给她看病,只因他们村子里的村医是男子,且城里的大夫也都是男子,便说他若撑不过,那就是她的命。

还是那妇人的小儿子,想起同他阿娘一起上观里烧香,碰见的年轻道姑会医术。为了救他阿娘,他一路跑上山,哭求着让刘云芝随他下山去村里救一救他娘。

刘云芝当时背上药箱,将那小儿夹在腋下,往这孩子说的村子急奔而去。

到了这家的门口,就听见她丈夫已经开始与家人商量起了后事。却见刚刚跑不见的小儿子拉着一个道士就往屋里走,他上前就要阻拦。

“我是女子。”刘云芝仔细看了他一眼,便跟着那小孩子进了屋。

“哪里来的道姑?”他疑惑道。

“是青云观今年来的道姑,说是会些医术,只是年纪小,之前没人找她看过病。”隔壁的媳妇曾跟这家的妇人一起上山到观里烧过香,见过几次刘云芝。

“那不行,要是把我媳妇治死了怎么办?”说着就要往屋里去,结果被他老娘给拦住了。

“娘,你拦我干嘛?那么个小道姑要是治不好怎么办?”

“你是不是傻?咱家又没钱请大夫,这附近也没有女大夫,这有一个主动要给你媳妇看病的还不好?再说了,看你媳妇那个样子,只怕也不容易治好,要是这小道姑把她治死了,正好抬着她去道观里要钱,人可不是我们要他们治的,死了他们不得赔钱?!”

这婆子自以为声音不大,可是却不知道刘云芝习武之人,耳力比寻常人好的多,将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而且刚刚那隔壁的媳妇,也将这老婆子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心下不齿。

青云观的道士都特别慈善,时常施医赠药,她怕这好心的小道姑被这家不要脸的母子给讹上,就偷偷从看热闹的人群里退出来,让她男人快上山去给观里报个信。

进屋的刘云芝就看到一个气息微弱的妇人躺在炕上,脸色发白,她快步上前把脉,发现这妇人是因为便秘引起的肠痹。

她快速拿出银针,解开妇人的衣裙为她施针,一边吩咐那小儿为他娘端一碗米汤或是面汤来。

“仙姑,我娘还有救吗?”那孩子看着腹部被扎满针的娘,突然有些害怕。

“能,别怕,你娘还有救。”趁着扎针的间隙定定的看了那孩子一眼。

“好,仙姑,您等等,我立马就去。”说着就跑了出去,直奔家里的灶房而去。

他祖母见他跑进灶房,便跟了进去,结果就见着小儿就着灶上的余火和热水,撒了一把面粉进去。

“造孽啊,天打雷劈啊,你个糟蹋细粮的兔崽子。”说着就去拖她的小孙子。

“仙姑说了,我娘还有救,只要喝了面汤就能活,我要给我娘煮面汤。”孩子挣扎着要摆脱老婆子。

“呸,你娘就是个该死的命,还浪费我的粮食,她也配,早就该死了,活着也是个丧门星。”

“你胡说!你胡说!我娘还有救,还有救!”孩子大哭起来,不断地挣扎。

“老大,还不快来把这个小崽子拖出去,你那婆娘都要死了,还吃什么细粮?就她那个丧门星样,早就该死了。”老婆子拖着那小孩子大声咒骂着。

那男人听着老娘的咒骂,孩子的哭喊,和村里人一人一句的指责,突然有些无措,竟然蹲下来抱着头也哭了起来。

“谁说我娘该死?”一个十七、八岁的绿裙姑娘,拨开人群,走进了院子,手上还拿着一个包袱,此时脸色十分难看。

“姐,仙姑说娘只要喝了面汤就能活,可是这老太婆不让娘吃,她说娘要死了,吃了也是浪费。”

“我是你祖母,你敢叫我老太婆,真是翻了天了,都是那丧门星教的好儿女,我老李家是造了什么孽才娶了这么个扫把星。”这李家的老婆子干脆在灶房门口坐下来,开始撒泼。

那绿衣姑娘便是这家的大女儿李桃花,当初差点被这老婆子卖给一个六十多的老地主做小妾,多亏她娘找到当年的小姐妹,提前把她送到一家官老爷家做小丫鬟。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本来就不喜她娘的祖母开始虐待她娘,因为她娘把她送走,眼看就要到手的二十两银子就没了。

李桃花在一位礼部郎中老爷家做粗使丫鬟,每日里吃的饱穿得暖,比这个早不做农活的老婆子力气大的多,上前就将哭闹的李老婆子扔到一边,进到灶房给她娘煮面汤。

那刚刚被推倒一边的小孩,正是这李家大房的小儿子李狗儿。此时麻利的爬起来,跟着大姐跑进灶房。

李老婆子见哭闹无用,爬起来就去打她的大儿子,让大儿子去拦住他闺女。

只是她的大儿子李大山因为曾经想卖女儿的事,心有愧疚,看着他大女儿就心虚,再加上村里人现在还在他们家院子里看热闹,他只得继续装死,任他娘撕打。

李婆子见大儿子也不帮她,便开始在院子里又哭又喊又打又骂的,骂儿子窝囊废,骂媳妇丧门星,骂孙子孙女不孝,连早死的丈夫也被她拉出来骂上几句。

“够了!”直到人群后传来一声爆喝,一时间院里院外都鸦雀无声,众人都向声音处看去,就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穿过人群,走了进来。

“祖母你若是还要哭闹,我就去将我二叔找回来,请他来好好孝顺孝顺您!”这少年便是这李家大房的大儿子李川,在镇上的铁匠铺做学徒。

李老婆子一听到二儿子,瞬间就闭了嘴,再不敢哭闹。

来看热闹的村里人,此时一个个眼睛发亮,当初这李家二儿子带着媳妇和女儿离家的事情,可是在村里传了好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