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 第13章 黄州(六)

第13章 黄州(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北宋,苏家父子带着妻儿一路星火急奔、换马乘船往眉州老家赶,千年外,明意的直播间收益和粉丝数都在节节攀升。

【我们上次说到苏轼已经逐渐适应了在黄州的生活,开辟了东坡。苏轼本人是非常喜欢东坡这块地的,所以又在东坡修建了一座小厅堂,在墙壁上画满了雪,因为是在大雪这个节气建成的,故而起名为“东坡雪堂”。】

画面中的雪堂只有苏轼一个人,他大喇喇地在铺着草席子的榻上躺下,环顾四周墙壁上画的“雪”,开始思考人生。

【这个时候的苏轼其实内心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政治生涯已经走到这种近乎绝境的地步了,他真的想效仿庄子思想,直接归隐做个逍遥散人,从此不问世事;可现实是他现在算半个戴罪之身,朝廷不允许他踏出黄州半步,话说回来,还是个少年时,苏轼崇拜的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即便现在在黄州种地,苏轼眼见也是民生,自小读的圣贤书不允许他做个事不关己的人。】

北宋的文人们听到此处,有不少赞同者,范文正公遗风千古,自小在儒学思想下读书生活的他们从骨子里是难以和这个社会剥离开的。

天幕上的苏轼显然很纠结,翘着的二郎腿换来换去。

“我用雪来洗涤内心,我用佛家禅意来疗愈不平,可现实的功名利禄总是来烦扰我,算了不想了,怎么舒服怎么来!既不是佛家散人,也不是被名利束缚的人,我就是过好当下日子的人!”

想通了的苏轼一股脑从床上起来,拿起笔墨刷刷开始写信:

“子由,老兄我建了一座雪堂,以后有机会带着侄儿侄女们来玩儿!”

“季常啊,雪堂建好了,还缺点好酒好菜,你懂我意思吧?”

“鲁直,我在东坡建了个雪堂,虽然是茅草糊的顶,但我觉得足够气派,速来速来!”

【苏轼的朋友们自然也是十分给力的,有人带着美酒佳肴来,有人带着好书典籍来,也有人扛着梅花树和茶树让老苏栽在雪堂周围,于是这间简陋的小房间就变成了苏轼和朋友聚会的书房。】

【123:有点《陋室铭》的意思了。】

【丐帮帮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的不错,苏轼在这间小房子里每天读书写字画画,值得一提的是,书法宋四家里面的黄庭坚、米芾都是苏轼带出来的学生,米芾也是在这座小茅屋里面被苏轼指导行书的。】

【狗尾巴草:过奖过奖,老苏表示也就随便教教,一不小心教出来几个大书法家。】

【有了雪堂,苏轼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这是他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因为担心东坡肥力不行,苏轼凑了一笔钱去沙湖买地。】

画面中,苏轼拄着拐杖和几人相携而行,一边聊天一边赶路。

忽听耳畔几道春雷,还未等一行人反应过来,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可拿着雨具的人已经先走了,同行人的被淋成了落汤鸡,一边找大树避雨一边嘟嘟囔囔埋怨天公不作美,让他们这般狼狈。

这时候,他们看到,有个傻子不躲也不避,甚至一脸高兴地淋着雨继续走。

“苏先生是不是这里有点问题?”一个年轻的后生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悄声问同伴。

旁人的反应苏轼并不在乎,此刻,一种恍然顿悟的感觉袭上心头,像是有一团气在胸腔回旋,不吐不快。

于是,他放声吟诵出了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要去听大雨摧打树叶的声音,哪里妨碍我放声高歌慢慢赶路了呢?

天幕外,只是听到了第一句,便足以让北宋的一干文人竖起耳朵,虽只有两句,但脱口而出的潇洒达观透过天幕激荡在他们心间,已经有不少人拿出了笔墨,一边记一边聚精会神地等着天幕赐下锦绣真言,不对,是等着那位东坡居士赐下真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踩着草鞋,拄着拐杖,画面中的苏轼跃过一处崎岖不平的路段,走得越发从容。

【丐帮帮主:这个“谁怕”真的好有江湖气,好像在向这操/蛋的世界宣战。】

【喵喵喵:楼上,这句的精华难道不在于“一蓑烟雨任平生”吗?穿着蓑衣也能自得一辈子。】

【123:反对,竹杖芒鞋是最帅的好么?多么朴素又落拓不羁的装备!】

因为在初中时就被老师按头背诵默写了这首《定风波》,弹幕里的观众按照自己不同的理解吵成一团。

北宋一群第一次见到这首词的读书人:你们别吵了,这每一个字都同样价值千金好不好!

天幕中,山间风停雨霁,隐约可窥见乌云后泄露的天光。一阵清冷的风扑面而来,苏轼笑着道出这首词的下阕:“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23:(激动脸),我们中考语文鉴赏让分析这个“迎”字!】

【喵喵喵:这题我会,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涉及到大众知识范围,明意也不过多解释,自动选择闭嘴。

北宋的一干朝臣已经及时抄下,将这些字句在口中咀嚼,像是喝了一壶陈年佳酿,越发觉得韵味无穷。

乾隆拊掌:朕不仅会背,朕还时不时写出来品读!

画面中的苏轼迎着山间斜照,穿透乌云的光影落在脸上,让他眯了眯眼。只是在山间走了一段路,遇了一场雨,他却像是旁观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

这场穿林打叶顺头浇下的雨,是乌台诗案几近于死的恐惧、是初到黄州被摔进泥土里的愤世嫉俗、是困境落魄迷茫的前路,但那又怎样,雨停了,他不是照样在有滋有味地生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回头看了一眼来时的路,山间多尘土,遇雨则变得泥泞不堪,依稀能看到他方才走过时留下的一串脚印,在随着时光流逝慢慢干涸,成为过去的足迹。

李导很懂特效,指挥着音响师在这个时候播放了背景音效,在悠扬的古音中,画面里的苏轼对着来路微笑,不再流连于此,继续信步向前走去。

投影到此告一段落,明意的声音恰到好处出现:【这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是在说眼前风景,也是在说苏东坡自己对于人生和仕途的理解,一帆风顺也好、坎坷曲折也罢,如今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不足以让他为之牵肠挂肚,不足以让他终日挂怀。】

【他是在用这首词告诉北宋的天子朝臣,告诉后世读者,亦是告诉自己:乌台诗案过去了,他苏东坡将挥笔写新诗,宠辱不惊地过自己的新日子。】

【丐帮帮主:全体起立!祝贺老苏涅槃重生、王者归来!】

【123:楼上你吓到我了,我们语文课代表当年就是让我们全体起立背这首词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希望大家也能学得苏轼的几分旷达,将生活中的压力等闲视之。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大家晚安!】明意熟练地下播、拎包、拔腿就走。

不过今天走出写字楼的她,看着马路上来往不息的车辆,没了平日里的戾气,反而感觉比以往多了几分元气。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吧,明意笑笑,随着人潮往地铁口的方向走去。

从汴京赶往眉州的路上,苏家一口人暂时放下了这几日萦绕在心头的心焦,讨论起这首让人拍案叫绝的词来。

自天幕出现以来,苏洵一直在为大儿子的未来担心,但这几日看下去,尤其是读到这首《定风波》,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必操心?人生在世,若自己觉得“适意”,那无论处于何处都能过得自得其乐,大儿子自我开解的能力这么高,他替他焦虑个什么?

彼时的苏轼还不曾经历神迹中的落魄磨难,但天幕中的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他或多或少也能触碰到一丝那时的心境。但他最大的感触是,未来的自己真了不起啊,这词写这么好,据说还要流传千年广为传颂,他要不要自己提前给自己写篇赞文?

作者有话要说:1.“东坡雪堂”出自【宋】苏轼《雪堂记》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越发感到自己是个文盲了(咸鱼望天)感谢在2023-03-23 18:01:39~2023-03-24 22:19: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随影 3瓶;我又快乐了 2瓶;雪原狂歌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