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和嫡女的种田日常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西兴州在关内,去关内要路过一个小镇。

周莲花和吴多余就住在镇上的村子里。

“短发女人。”

陈良边走边琢磨,想出了个办法,顺路去找了周莲花。

找周莲花借假发。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这顶假发被保存得很好。

陈良把假发拆成发丝模样,和自己的短发绑在一起,外面在用布条缠了一圈。看起来就是一个绑着头发的长发女人。

路引上写着她们去西兴州经商,于是两人半路收了一车的干蘑菇,加入一只南下经商的队伍,一起走完了接下来的路程。

西兴州要走大概七日的路,陈良和王华盛的紧张情绪被漫长的赶路磨掉了。

“紧张一点,你现在摊上大事了。”王华盛一边跟着陈良玩,一边心里紧张兮兮。

“放心,身正不怕影子歪,”陈良甚至慢慢地享受其赶路。

“你还别说,西兴州,这个名字是有点耳熟,只是记不得了,我们到了再看吧。”

和前年到关外的流放之路不同,这次路上时间不紧,她们跟着经商队伍,晃晃悠悠一路南下。

商队里的女人泼辣直爽,说话声音很大,赶路时会唱山歌。陈良跟着她们和了两天,就能一起唱了。

傍晚,商队停止赶路,开始搭建帐篷和煮饭。陈良去附近逛一圈,带回去两三只小型猎物,给晚饭加一个菜或者留着晚上做夜宵。靠着这个技能,陈良在商队里很受欢迎。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她们到了西兴州官府所在的城市:武阳城。

商队继续南下,陈良和王华盛进了城。

武阳城是南北交汇城市,因此商业活动频繁,加上附近有很多避暑山庄,每年夏季都有很多贵人来避暑,大把花钱带动了城内的繁华。

她们一进城就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精致和讲究,武阳城的城门高大,和四面敞风的树织镇完全不同。

这里的百姓衣着讲究,屋舍高大,雕梁画栋,街道整齐,人来人往。

她们在正午时进城,在城门口接受官兵盘问时,陈良说自己来买干蘑菇的。

两人进城都没有走远,板车上的干蘑菇就以超过原价两倍的价格卖出去了。

“哇,这里的人好有钱啊。”陈良数着到手的铜钱,感慨道。

她们找了个客栈,定了一间房。

只有两个人,由于陈良处境很危险,王华盛不敢让她离开自己视线太久,只订了一间房,两人在房间里各自搭帐篷。

正是中午,楼下飘来阵阵饭香,两人都饿了。安顿好行李和驴车,她们立马出门吃饭。

她们没有在客栈一楼吃饭,而是出门找个一家食客很多很热闹的食肆。吃饭的同时,随便打听打听情况,了解更多城内的信息。

果然,等上菜的时候,她们听见邻桌的人讨论城中有钱人的生活。

“丁家宴席排场真大,菜品里山珍海味都是提前准备的。”

“丁启给他爹准备的生辰礼物,是一尊纯金打造的佛像,还是法相寺开过光的。”

其余食客连连咋舌,

陈良脑中灵光一闪,震惊且失望地喊了一声:“不是吧!”

是丁启。

原来她看错人了。

那天他直接拂袖走人,是要回家想办法陷害她。

“你们乡下来的,怕是连金子都没见过吧,更别说纯金的佛像了。”旁边的人以为她没见过世面,嘲笑到。

王华盛不明陈良话中的其中缘由,见有人笑她,立马反驳,“你是听说过没见过,我们可是真的见过金子。”

她们以前见过顾卿姿的金首饰。

陈良拉着王华盛到一旁,把和丁启见过一面的事情说了。

在整个西兴州,陈良只认识丁启。

“原来事情这么简单。”王华盛明白这件事只能有一个猜测,于是心里踏实了一些。

她们回到食肆吃饭,捡起了自己乡下人的人设,跟先前食客打听城内情况。

然后就听到了城内富人和贵人们奢靡的生活。

短短一顿饭的时候,她们大概搞清楚了丁家宅子以及产业、城中官府地址、城中富人发家史和恩怨史。

饭后,两人借着消食散步的机会,去了丁家宅子,在附近转了两圈就看得见了丁启,她们远远看地了一眼他。

时隔半个月,再次看见丁启,陈良觉得他面露凶相,不像个好人。

此时的陈良穿着普通长袖的夏装、眉眼稍微描了一下,最显著的特点是短发,这时也藏起来了。大概只见过一面的丁启不会第一时间认出她。

两人在城中活动时避开丁启就行了。

现在有了主要的怀疑目标,但是给人定罪讲究证据。

按照两人路上制定好的计划,她们先到官府衙门去查看命案的卷宗。

两人离开丁家宅子,去官府附近提前查看路线,准备晚上去看看。

官府衙门存放卷宗的地方又不是刑部大牢,没有森严的防卫。入夜,两人直接潜入官府衙门,过程中没有遇到一个巡逻。

王华盛在外面放风,陈良进去翻找卷宗。

若是巡逻的人来了,王华盛就学鸟叫,陈良立马熄灭蜡烛翻到房梁上藏起来。

整个西兴州的大案都被汇集到了这里,按照城市分类摆放。由于丁启是武阳城本地人,陈良直接从武阳城卷宗里找。

果然,查找很精准,陈良很快就翻到了自己的命案卷宗。

快速地扫了一遍,心里粗略记了个大概,抓紧时间出门找王华盛。

“你进去不到半个时辰,卷宗找到了?”王华盛有点惊讶。

虽然知道官府管理漏洞百出,但是陈良是个遵纪守法的平头百姓,第一次干这种事情难免紧张,没意识到自己只进去了一小段时间。

“哦,这么快啊,不过卷宗排列有规律,很好找。”

时间太早了,两人认为没有必要立马回去。于是换陈良守外面,王华盛进去看卷宗。

直到两人把卷宗上的内容记住了,她们才离开。

夜晚外出不敢轻易出声,她们沉默地回了客栈,沉默地洗漱,各自回帐篷睡觉。

第二日临近中午才起床,两人在房间里简单吃了点饭,买了笔墨纸砚,在房间里重新写下昨晚卷宗信息,讨论了一下。

卷宗里提到,五月十六日,武阳城西街卖包子的夫妻被一个肌肉男与一个短发女子追债,追债的两人和买包子的男人起了冲突,三人打了起来,最后两男人都死了,短发女人逃跑了。

短发女子就是陈良。

卖包子的女人是证人,她的口供里提到陈良户籍信息和书院信息。

从陈良的视角来看,这份口供是一个把她关起来的借口,如果她在羁押过程中受伤或者死掉,都是一桩破不了最后不了了之的案子。

这个时代要合法地弄死一个人是很简单的。

不知道命案里多少信息是编纂的,陈良她们只能顺着卷宗的信息去看。

两人下定主意,也不耽误时间。

此时刚好下午,按照卷宗信息,找到了命案里一家人的住所。

这家人住在巷子里,陈良心里没有想好主意,不知道要怎么和刚失去亲人的受害家属聊天。

幸运的是,她们一走近胡同,就看见巷子口有办丧失留下的焚烧的纸钱,长长的巷子里摆放着花圈和白色的布,鞭炮碎屑还没有打扫。

看样子,丧事刚刚办完。

下午天气正热的时候,巷子里风大,很凉快,一群大爷大妈在巷子阴凉处乘凉。

她们靠近大爷大妈,就听见这群人讨论最近笑话。

“可怜那女人不识字,她死了男人,却买了写着恭喜发财的纸张回来烧。”

“哈哈哈,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也的确是一桩喜事。”

陈良站着听了两句,感觉有戏,很自然地做到空位上,主动递出自己买的李子,问道:“喜事?不是死了人吗?”

李子很新鲜,表皮略酸,果肉微甜,果核与果肉分离,吃起来很方便。酸甜的口感带来清爽舒适,连带着身上的暑气都消了不少。

“你们没有听说这个事?”一个人接了李子,看着陈良,一副很想讲这个事情的样子。

陈良成全他,说到:“没有听说过。”

“你听我们说,你就知道是不是喜事了。”

几个人争先恐后,一人一句,整个事情很快就被讲完了。

整个事情大概是:喜欢赌博的男人在卖包子时被债主讨债,两人起了争执并且扭打起来,男人当场死亡,债主留学过多也死了。

卖包子的男人家暴又爱赌,死了算是给家属减轻负担。债主是个六亲不认人缘奇差的市井流氓,没有亲人来往,更别说有人为他善后 。

两人打斗时被很多人看到了。因此,这个案件很快就结了。

陈良骂了几句赌博的男人,问道:“债主是一个人去收债的?”

“对,那天我也在场。亲眼看见债主是一个人。”

“那天看热闹的人很多,最后被叫去的只有卖包子那家的女人。她是证人,又是死者亲属。”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说。

正常情况下,对于不识字的证人,官府会把写好的口供念出来给证人确认。而这个口供里短发女人,恐怕是官员自己加进去的。

卖包子的女人不识字,只要官员在念口供时跳过短发女人这一段,她依然会在口供上画押。

虽然发生了命案,死的却是两个坏东西。

唯一受伤的只有陈良。

还在背井离乡逃离逮捕。

陈良心里很受伤。

但是,事件真相却越来越清晰,于是她决定出去逛逛,放松一下心情。

日落西山,正是城市热闹的时候。

她们先去找了食客人多的食肆,两个人点了两菜一汤。

树织镇的饭菜量大管饱,两个菜完全够两人吃饱。而武阳城的菜式讲究精致,爱用香料调味。

只是,吃不饱。

她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城市,忘了多点两个菜。

两人没吃饱,外出买饼吃。

肉夹馍是特色小吃。表皮酥脆的馍中间夹多汁软嫩的卤肉,用大片荷叶子包着,两人一人一个,拿着可以边走边吃。

武阳城内有很多小河道,河边的荷花开得正盛,荷叶挤满河道,形成了一条条荷叶路。

两人买了两朵荷花和莲子拿在手里,沿着河边慢慢散步。人来人往间,她们只和彼此熟悉,很奇怪的亲近感。

陈良不排斥这样的感觉。周围都是陌生人,她却感到踏实。

一阵阵热浪里携带着荷花香气,陈良感受到熟悉的平和安定。

大概是为了礼让行人,两人一下子挨很近,陈良手背碰到另一个火I热的手背。

那只手微微动了一下,却没有挪开。

她转头看王华盛。

王华盛刚好看她。

陈良微微一笑,她就知道,王华盛也是喜欢自己的。

“麻烦让一让。”两个抬着木箱的小伙子要从两人中间过去。

“好。”

陈良自觉地往旁边走,让出中间的路。

等路人走了。

王华盛主动靠了过去。

他就知道,陈良对自己有好感。

王华盛的嘴角不受控地上扬,最后只能低头掩饰自己的笑容。

陈良看见了,选择不拆穿。

只是现在不是谈感情的时候。

她心里不紧张,没压力,进城后却没有拖沓,一直在行动。

被陷害的事情还没有解决,陈良不敢保证自己能一直安全。

若是拉上王华盛,万一她出个意外,恐怕要耽误他。

她舍不得。

陈良决定享受当下片刻,她心里有自己的主意,行动上轻快无比,“我们去看看这些小玩意儿。”

她轻轻拉了一下王华盛的手,示意他跟上。两人转去看河边商铺逛逛。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铺,陈良想起了遥远的家和家人,决定买一些纪念品回去。

陈良给宋十五打了一把长命锁,让王华盛带回去。

王华盛问她:“你怎么不给自己打一把长命锁?”

陈良一想,觉得有道理。

她正命悬一线呢。

如果自己活下来了,说明长命锁有用,自己可以亲自给宋十五戴上。

如果没有活下来,说明这个长命锁没任何作用,也没有必要给孩子戴。

最后,陈良把长命锁带在自己身上。

有一种形状类似鸭脚的扇子,丝制扇面上绣着艳丽荷花,算是武阳城特色之一。陈良一下子买了十把,拿回去分给左邻右舍。

两人逛到月上柳梢头,橘红色的夕阳只剩之后的光辉。河道雾气弥漫。荷花状的河灯随着水流缓缓漂走。

王华盛跟着放了一个河灯给陈良祈求平安。

陈良看着木质底座载着一小节燃烧的蜡烛摇摇晃晃,慢慢融入河灯里,无处找寻。

陈良看了一眼快要完全黑下来的天,说到:“与其祈求神灵,不如我们……”

王华盛接下半句。“立即行动。”

两人立马回客栈,装作熄灯睡觉,实际再次偷溜出客栈,按照计划行事。

今晚是去录口供的官员家里查找线索。

她们去得早,趴在屋顶上偷听。

听到这位官员和妻子讨论送何种礼物才能讨好丁家。

陈良听到这里,心里有数。再看看官员家里的小院子,比自家的石头房子大不了多少,院子比自家后院都小。

在这么小的地方不方便搜查。

于是,两人果断转头,去了丁家。

丁家是城中有头有脸的富商,宅子大,内部结构复杂。宅子里的房间假山花园园林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迷路。

陈良在这样的宅子里长大的。一看格局就知道各个院子的具体用处。因此两人在午夜前找到了丁启的院子。

她们第一天到丁家,不敢冒进,没有去丁启的睡房,而是去了书房。

照例是王华盛在房梁顶上放风,陈良进去点着蜡烛查找。

书房里全是书,各种笔墨纸砚,只是很多物件都是全新的,没有用过。大概是个爱做准备工作却不行动的人。

陈良在书房看了一圈,没有去碰丁启日常会用的东西,而是寻找他的私密物件,很快她发现一个暗格。

陈良忽略掉暗格里的金银财宝,拿出里面的书,粗略看了一下。

这一看,不得了,这些是丁启的记事本字。

他遇到不开心或者重要的事就记录一下。

她翻到最新的几页,细细看了一下。

原来:丁启有青梅,自己心里也不想和宋语竹结婚,但是想听爹的安排,做个乖儿子。于是为了履行婚约而抛弃了青梅。

没想到筹备婚礼的过程中,陈良从中帮助,哦,不是,是倒插一脚,搅黄了婚事。

陈良教宋语竹算术和识字,算是间接拆散了这桩婚事,帮助了丁启。

但是他不开心,城中的人都知道他被一个乡下姑娘退婚了,丢了面子。

他在本子里多次提到树织书院,想要书院倒闭,以减少被退婚的人数。

终于,他听说了这桩命案,花钱买通官员陷害陈良。

若是换个人站在陈良的位置,无权无势,得罪权贵。恐真的命不久矣了。

陈良忍不住生气,她没想到丁启是个彻头彻底的伪君子,

这是,屋顶传来几声鸟叫。

陈良知道是王华盛的暗号,赶紧把日记放回远处,悄悄退出书房。

原来,此时天色泛白,天快亮了。

两人离开丁家,回到客栈时,街对面的包子摊已经出摊了。

两人买了包子,配着凉茶吃早饭。

吃饭间,陈良把昨晚看到了讲给王华盛听了。

“他是想好处全占。”王华盛很生气。

到目前为止,整个事情彻底清楚了。

陈良看着桌面上的笔墨纸,提笔给顾卿姿写信。

两人慷慨激昂,把丁启的虚伪翻来覆去地骂。

写完又把纸扔掉了。

顾卿姿又不在这里,告诉她这些事无非是徒增烦恼。

最后,陈良在一张白纸上写下:

一切安好,勿念。

两人强撑睡意,出门把书信寄出去,才回客栈补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